正文 第5章 神探出手(1 / 2)

抓賊不難,難的是善後。

追查雪中腳印與香粉的痕跡,狄仁傑輕鬆地抓捕到第四個盜賊。對方竟混跡在一家飲食店洗碗,好在那家從老板到客人無人用脂粉,而狄仁傑的鼻子又很靈。

把賊人送交到市署,裴福心情抑鬱,歎氣說:“查出來了,是薩保府長史龍敏大人的部曲家奴。”

並州城內,粟特、焉耆等來自西域的胡人甚多,他們隨了絲綢之路經商來到中原,不願回去,便歸由薩保府管製。薩保府的長史龍敏正是粟特後裔,與都督府常有來往,為與他們打交道,狄仁傑特意學過粟特語。

聽到裴福的斷言,狄仁傑“哦”了一聲,笑道:“家奴而已。”

裴福急了,他離從九品的市令官銜都差一口氣,長史一腳就能踩死,忙道:“狄大人,狄參軍,市署辦不了他們,懇請州衙審理此案。”

狄仁傑道:“好,你寫好文書,我就把人帶走。”

他說得幹脆,裴福喜道:“你等等,就好,就好!”一溜煙跑開了。

狄仁傑站在廊下,牆邊的花圃裏,秋花被雪色沉沉壓住,隻見一片茫然純色。他眉頭微蹙,忽見一陣風過,撲撲吹散雪花,鵝黃的花瓣如美人遮麵,稍露出一分真顏。

狄仁傑展顏一笑,裴福匆匆而至,把墨跡未幹的簽押文書塞在他手裏,又請了兩個街吏看押護送四個賊人。

“狄大人……你多保重。”裴福憂心忡忡,那四人眼窩深陷,細看去皆有粟特人的血統,“龍長史若真為他們出頭,你可不要硬扛。”

狄仁傑笑了:“本朝以‘情、理、法’斷案,我隻求無冤獄、不枉法,百姓安,則社稷定。龍長史是否出頭,和我如何斷案,實在沒什麼關係。”

裴福歎氣:狄仁傑破案太多,長官量刑過重時,他會挺身而出,勸諫他們依法辦事。為平民百姓出頭,為冤假錯案改判,善緣結下很多,仇人卻也不少。

“今次多虧參軍大人援手,我這就命大家提起精神,好好巡查,再不讓南市出這樣的岔子。”裴福挺直了脊梁,他誠然是不入流的小官,也可以像狄仁傑一樣做個好官。

離開市署,狄仁傑牽著被縛的四人猶如打獵歸來,優哉遊哉。兩個街吏高度戒備,亦步亦趨跟在後麵,生恐四人拚死搏命。

“我們會不會死?”其中一個胡人用粟特語詢問同伴。

“僅是盜竊財物,滿絹四十匹,就要流放三千裏。你們挖掘墳墓,開棺偷盜,哪怕什麼也沒拿,已是判絞刑的大罪。”狄仁傑轉頭用粟特語流利地回答。

四人或生悔意,或有懼意,神情不一。

“龍長史一定會救我們!”另一人用漢語喊道,惡狠狠盯緊狄仁傑,恨不得咬他一口。若不是他礙事,他們賣完貨物就能銷聲匿跡,誰會去長史府上拿人?

聽到狄仁傑把罪名說那樣清楚,兩個街吏心酸地互視一眼,手扶佩刀暗生警惕。狄參軍武藝超群,他們倆可是小嘍囉,經不住四人拚命。幸好狄仁傑打的繩結很是奇特,那四人被縛甚緊,不僅無法脫身,一人走開就會牽動他人,像串在一起的螃蟹。

一路有驚無險。

這時雪已漸止,遠遠看見州府衙門的高大門戶,兩個街吏舒心地一歎。不想旁邊躥出一個道士,相貌奇古,瘦臒的臉上有一縷花白的胡須。

“無上天尊,閣下留步。”

道士喝住狄仁傑,神秘地微笑著,一副仙風道骨的姿態。兩個街吏肅然起敬,卻見狄仁傑輕笑搖頭,走開一步避過。

道士不依不饒,搶上前道:“閣下將有大禍……”

“多謝道長提點。”狄仁傑徑自往州衙走去,賊人幸災樂禍地冷笑。狄仁傑用力一拉繩索,四人踉蹌了一下,被他趕到衙門的台階上。

兩個街吏悚然,道士見有了聽眾,忙道:“閣下有數次牢獄之災,凶險之極。”

狄仁傑回頭,饒有興致地道:“既是凶險,一次就夠致命。數次?說明死不掉。”

道士啞然,沒見過這樣不怕死的。一個街吏道:“狄大人,聽聽何妨?”

“修德則福成,縱恣則為禍,吉凶成敗可以推斷,不用他說。”狄仁傑擺擺手,懶得聽道人囉嗦。

他強硬的姿態像一塊油鹽不進的石頭,道士緩緩搖頭,高深莫測地往遠處走,揚手說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道士漸漸走遠,腳印散落在雪泥中,像是從沒有來過。

一個街吏糊塗地問:“狄大人,他說的是什麼?”

狄仁傑灑然一笑:“沒什麼,故弄玄虛。他想說,若我能挺過牢獄,之後就是坦途;可一帆風順也非好事,還會有災禍在等著。”

那街吏驚道:“這是高人,大人不想聽他仔細說說?”

“人生當有起伏,他說了和沒說一樣。”狄仁傑看到那四個應判絞刑的胡人,想到自己判決過的那些案子。是牢獄,是災禍,還是一個坎?真的陷落時,還能重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