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閱讀本書。
就像偉大的藝術家在他生活的時代難以得到承認一樣,外交操作常常需要長時間的“冷卻”後才能進行相對全麵正確的觀察。
外交就像是權力金字塔頂的方磚、政治皇冠上的明珠。它一方麵糾結著一個國家國內政治的所有資源、考慮和目標,一方麵又要和另一國的政治資源、考慮和目標迎頭相撞,在迸裂出來的火花中縱橫捭闔、內外溝通、上下運作,明的暗的一起上,文攻武鬥一個也少不了,然後才能得出一個結果。外人關注最多的隻是外交的結果,殊不知結果背後隱含著數不清的爭鬥和權謀。外交結果固然重要,之前的鋪墊和運作更重要,也更吸引人。每個光鮮的外交活動背後都不離開外交人員甚至國內人員成倍的默默付出。也許有的時候,努力付出並不一定能達到目的,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更遺憾的是,即便是當事人也不能說清楚外交過程中的彎彎繞繞。而這就是外交的魅力所在。我是外交學專業畢業的。在學校裏,許多西方歸來的老師努力將“外交”歸入到“科學”的範疇,盡量用各種理論去解釋它、預測它。在實踐裏,更多的人相信,“外交”不是物理化學,是不能用概念、規律和邏輯推導去準確掌握的,它更多的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想把它解剖得一清二楚就非常困難了。
正因為如此,對外交事件的考察需要延遲進行——等待塵埃落定,等待盟約的執行反饋。曆史學家們仿佛有一個心照不宣的慣例:不討論發生不到50年的曆史事件。因為50年的時間不足以讓一個人跳出考察對象的影響和當時的社會大環境,進行冷靜客觀和公正的考察。而外交事件牽涉的方麵和內容更多,要考察一個外交事件,50年還遠遠不夠,似乎應該至少隔出100年的時段。
好在,中國古代的外交和那些戰爭、盟約已經距離我們千百年時光了。我們可以站在遙遠的曆史長河的終點,依托層層疊加的資料和前人研究,進行冷靜全麵的分析了。本書就是這麼一本講述中國古代盟約及其外交過程的通俗曆史讀物。
從最早的春秋時代的諸侯交聘開始,一直到晚清時期令人扼腕痛惜的不平等條約,中國曆史上簽訂了許多盟約。有諸侯國和諸侯國之間、割據王朝和割據王朝之間的,也有中國和外國簽訂的。雖然古代盟約和現代意義上的條約不同,但他們背後的外交操作和交易的原則是相同的。比如:任何一個盟約,都是各種外交合力的結果,不以我們的好惡為轉移;實力是外交最大的籌碼,力量均衡才有談判、才有和平、才有盟約。如果一方能夠用蠻力徹底擊垮另一方,獲取更大的好處,它是不會坐到談判桌前的;展現在我們麵前的往往是盟約外交的部分內容,我們需要先用拂塵撣去塵埃再拿著放大鏡細細考察——本書就做了部分這方麵的努力……古代盟約還有一些不同於現代條約的特性,比如:古代盟約的產生往往是在大戰之後,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為了鞏固戰爭的成果締結了各種盟約(最典型的莫如春秋時期的諸侯大會、澶淵之盟、南京條約的簽訂等等),而現代條約的產生時機越來越廣泛了;個人在古代盟約的產生中的地位很重要(例如嶽飛的光芒就蓋過了紹興和議),而現代外交製度對條約產生和執行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個人……本書選擇了十個中國曆史上的著名盟約,分析他們的產生和外交操作過程,希望能帶給讀者一個愉悅而有收獲的閱讀。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研究成果和資料。我在附錄的《參考文獻》中做了“坦白交代”。需要說明的是,周一良、鄧廣銘、唐長孺、李學勤等名家編的《中國曆史通覽》(東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版)一書是本書全局性的參考資料。春秋弭兵會議部分是對我出版的《劍鋒春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2月)一書的一個總結。我研究生階段開始做中國古代外交的研究,寫過兩本古代外交的通俗曆史書《三國大外交》(重慶出版社2007年5月)和《劍鋒春秋》。此書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前兩本書的延續。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還引用了一些網絡文章,主要有:南方網胡為雄的《袁昶、許景澄之死》一文,星島環球網上林華國的《1900年進攻外國使館的主力是清軍而非義和團》一文,網絡上流傳甚廣、署名北明的《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一文。
其他沒有直接參考或者之前閱讀過對寫作有所幫助的文章和資料還有許多,恕不一一列舉。我不是科班出身,在史料的選裁、觀點的提煉方麵難免存在差錯,希望各位讀者多多包涵、不吝賜教。我對本書的內容錯誤承擔所有責任。對於作者而言,任何一部作品都是遺憾的產物。
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陳麗霞、謝煥兩位老師。他們的肯定、鼓勵和辛勤工作是本書最終出版的重要力量。同時,我也要感謝浙大出版社所有為本書的編輯、製作、出版、印刷、發行付出勞動的同行們。此外,我要感謝為本書慷慨推薦的蔡元元、雲岩濤、張玉霞各位編輯。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唐琳娜,謝謝她對我寫作的支持。本書的許多觀點都深受她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