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悲傷中思考對策的李鴻章,終於在六月下旬複奏,上《籌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這一份看上去是回複皇帝令其商討是否停止造船的奏疏,實際上是李鴻章精心策劃的一份相當於現代股票發行的上市申請書草稿版。這份奏疏從國際國內環境、融資條件分析、申請股票發行等多個層麵向皇帝進行了彙報,在千年封建帝國,這可是亙古未有。由核心領導人向皇帝申請發行股票,這份奏疏也開啟了中國現代資本發展的序幕。
在這份奏折中,李鴻章可謂胸懷天下、氣吞萬裏:“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裏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李鴻章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列強之所以能橫行中土、中國之所以受製於西方各國,就在於中國傳統的弓矛、小槍、土炮不敵彼之後膛槍炮,中國傳統的舟楫、艇船、炮劃不敵彼輪機兵船。堂堂天朝如何繼續維持天朝尊嚴,如何確保主權完整?就是守衛疆土,也要向西方學習,而謀求自強之道在於“師其所能,奪其所恃”,“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學愈精,愈推愈廣,安見百數十年後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李鴻章痛心疾首地告訴同治皇帝,宋晉一介書生,眼界太窄了。我們常常被洋鬼子暴揍,不僅僅是長槍大炮的落後,更重要的是經濟體製製約了我們的國家基礎的發展。洋鬼子在發動戰爭之前,運用了最新的商戰陰謀,將我們的國家拖入貧瘠的深淵。如果我們依然沉溺於馬背上的血與火,如果我們連看護國門的兵輪都不造了,我們麵臨的就不僅僅是挨揍,連我們帝國的命運都會被洋鬼子徹底操控。
同治皇帝聽著聽著,冷冷一笑。千百年來最令人討厭的莫過於酸腐文人,朝廷讓他們讀書,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鑽進八股之中尋找所謂的文人氣節,人人都想通過咬文嚼字名垂青史,還美其名曰死諫,這些讀書人往往就是拿大話、空話唬人。“李愛卿,你有點兒誇張了吧?”同治皇帝把玩著一柄如意。
“皇上,道光朝我們的國庫出現了驚人的變化,每年年底道光皇帝拿到戶部的財務報表,最為刺眼的莫過於貿易逆差,莫過於鑄錢銀的減少,導致我們的鑄錢越來越不值錢,為什麼這樣?他們的鴉片在印度種植,成本低廉,基本上是空手套走了我們的銀子,為此我們付出了兩次鴉片戰爭的代價,我們的賠款越來越多,我們越打越窮,這難道還不能讓我們看到戰爭背後我們的命運已經被洋人掌控了嗎?”李鴻章痛心疾首,是要幫助這個小皇帝好好地回憶一下,“在1868年那一年,我們的天庾正供南糧北調工程出現了大問題,江浙一帶的漕糧不能按時調運京城,米價扶搖直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大運河淤塞嚴重,加上太平軍匪亂導致運河無法疏通,漕幫的沙船根本無法行走,有人建議借黃濟運,走黃河道,這個法子在道光爺的時候用過,當時兩百萬石漕糧花費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都沒有運抵京城。我的老師曾國藩大人提出租借洋人的商船進行海運,考慮到漕糧是國之命脈,於是試運普通大米以解京城米荒。當時美國的滿洲號輪船很快將三萬石大米全部通過海運運抵天津,從這以後洋人盯上了我們的漕運,一直壟斷著皇糧運輸的漕幫這個時候正麵臨生死抉擇,洋人已經完全掌控了我們的航運權,掌握了大清帝國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