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東漢碑刻成語研究(1)(3 / 3)

3.源於子書的成語共計8個,佔有源成語的8.9%。其中《管子》2個,《晏子春秋》《文子》《韓非子》《墨子》《荀子》和《鬼穀子》各1個。例即:

【神怒民怨】

○神怒民怨,縣遂以衰賤,仕宦失官,踣弊不震。(殽阬君神祠碑)

語出《晏子春秋·外篇七》:“不思謗讟,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於心。”“神怒民怨”謂天神憤怒,百姓怨恨。

【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忽於時榮。(金鄉長侯成碑)

語出《文子·上仁》:“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安貧樂道”指安於貧賤,樂於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準則。

【危危累卵】

○危危累卵兮,聖朝閔憐。(析裏橋郙閣頌)

語出《韓非子·十過》:“其君之危,猶累卵也。”危:危險。累:堆疊。卵:蛋。“危危累卵”比喻形勢極危險,隨時都有滅頂之災。

【令行禁止】

○初奉歲計,拜郎中,除上虞長,五化潛洞,百姓[下闕]數縣,恩信並宣,令行禁止。(荊州刺史度尚碑)

語出《管子·立政》:“令禁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令行禁止”謂命令一下立即執行,禁令一下立即停止。形容法令通暢而嚴明。

【興利除害】

○夫封土為社,立稷而祀,皆為百姓興利除害,以祈豊穰,《月令》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語出《管子·君臣下》:“為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管子·治國》:“先王者,善為民除害興利,故天下之民歸之。”“興利除害”指興辦有利的事情,除去有害的事情。

【不可勝數】

○於是盟軌寮醜,縞素來赴,慘痛號咷者,不可勝數矣。(郎中馬江碑)

語出《墨子·非攻》:“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勝:盡。“不可勝數”意即數不盡。形容極多。

【聲無細聞】

○數為從事,聲無細聞。(張遷碑)

語出《荀子·勸學篇》:“聲無小而不聞。”

【不測之謀】

○抱不測之謀,秉高世之介,屈私趨公,即仕佐上。(校官碑)

《鬼穀子·本經陰符》:“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測:估計。謀:謀略。“不測之謀”謂不可估計的謀略。形容高深的智謀。

4.源於集部的成語極少,僅2例,佔有源成語的2.2%。即:

【重義輕利】

○重義輕利,製戶六百。(校官碑)

語出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文學曰:‘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重義輕利”謂看重仁義而輕視財利。

【阿鄭之化】

○幼而宿衛,弱冠典城,有阿鄭之化。(西陝頌)

語出漢劉向《說苑·政理》,指子奇治東阿而使東阿大化,子產相鄭而使鄭國“內無國中之亂,外無諸侯之患”事。此偏指子奇治東阿事。

二、東漢碑刻中的語源不明成語

東漢碑刻成語中的語源不明成語,來歷不明,無直接源頭可供查考。其原因可能是這些成語直接來源於口語。這些語源不明成語,有的曇花一現而不再流傳使用,成為一種言語現象;有的則繼續在書麵語中使用並穩固下來,對後世語言的發展產生影響。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成語有相當一部分為各大辭書所失載。東漢碑刻中的語源不明成語約有95個,佔全部成語的51.6%。例如:

【誠惶誠恐】

○臣毅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上尚書。(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

誠:確實。惶、恐:惶恐,驚慌害怕。“誠惶誠恐”指非常驚惶、恐懼。封建時代臣子給君主奏章中所用的客套話,表示小心謹慎,惶恐不安。

【旬月之間】

○封右鄉侯,遷遼東大守,旬月之間,穢貉寧輯。(荊州刺史度尚碑)

○旬月之間,莫不解甲服罪,□□□槈。(泰山都尉孔宙碑)

“旬月之間”即十天至一個月。指較短的時日。

【行潔冰霜】

○智舍淵藪,仁隆春暖,義高秋雲,行潔冰霜,慷慨壯厲,臨[下闕]休,譽固已著矣。(荊州刺史度尚碑)

“行潔冰霜”比喻操守堅貞清白。

【文武備兼】

○直南蠻蠢迪,王師出徵,以君文武備兼,廟勝先戰,拜車騎將軍從事。(沛相楊統碑)

“文武備兼”指同時具備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

【正身帥下】

○延熹五年七月遷來臨縣,正身帥下,賞恭罰否,存恤寒苦,□□□右,官朝寂靜,奸軌檢手。(成皋令任伯嗣碑)

○正身帥下,神化[闕]通。(冀州從事張表碑)

帥:表率。“正身帥下”謂端正自己的言行,為下屬作出表率。

【儋石之蓄】

○[闕]發為縣功曹,無儋石之蓄,乃[闕]潔己約[下闕]仕為[闕]史遷蕭尉紀吾浚善良隱□□情□□見懷[下闕]然乃誌高蹈濯鱗,常為[闕]從[闕]昭違朝政[下闕]望有□□人諸友含哀傷悼,相與論述,[闕]以為先[闕]歿問□□者也。(浚儀令衡立碑)

儋、石:都是古代容量單位,一石十鬥,二石為一儋。蓄:儲蓄。“儋石之蓄”指僅儲存一擔糧食,猶言少量的財富。

【風飛川流】

○辟司隸從事,部郡都官,耽耽鷹揚,所蒞以齊,翕然之論,風飛川流。(司隸從事郭究碑)

“風飛川流”喻層見迭出,盛行不衰。

【日不移晷】

○日不移晷,收功獻捷。(巴郡太守張納碑)

晷:日影。日不移晷,太陽的影子都沒有移動。形容時間極短。

【博學多識】

○博學多識,□□匪勞。(孔褒碑)

博學多識:學識淵博,見識豐富。

【萬裏同風】

○萬裏同風,艾用照明。(鮮於璜碑)

風:教化。萬裏同風:比喻天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