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生故吏】【故吏門生】
○於是海內門生故吏,□□□采嘉石,樹靈碑,鐫茂伐,秘將來。(衛尉衡方碑)
○故吏門生邦人鹹曰:令問弗銘[闕]勒,孰睹孰聞?(安平相孫根碑)
○櫬柩旋歸,故吏門生奔送相隨,盈道充塗,如雲如□。(外黃令高彪碑)
“門生故吏”指學生和舊日部屬。又作“故吏門生”。
【卻掃閉門】
○窮則樂善,達則[闕]人,進則延賓分祿,退則卻掃閉門。(冀州刺史王純碑)
卻:止,退。卻掃:不再打掃。“卻掃閉門”意即不再掃地迎客,關閉大門。指謝絕應酬,不與外界交往。
【鷹撮霆擊】【鷹偫電擊】
○初仕郡為督郵,鷹撮霆擊,威德日隆。(冀州從事張表碑)
○[闕]為郡五官掾功曹、司隸中都官從事,虎視眈眈,鷹偫電擊,貴戚肅承,莫不畏憚。(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鷹撮霆擊”謂像老鷹攫食,雷霆猛擊。形容氣勢威猛。又作“鷹偫電擊”。《隸釋》洪適釋:“郭仲奇為《司隸從事碑》雲‘鷹偫電擊’意與此同。”
【滋滋汲汲】
○子孫承緒,履仁好義,耽樂道術,教授經業,雍徒帶眾,滋滋汲汲,誨人不倦,海內稱之曰儒術之宗。(濟陰太守孟鬱脩堯廟碑)
“滋滋汲汲”乃勤勉不懈貌。
【去危就安】
○商市□□□□平□□□□□□百姓如願,開[闕]採石,今□□刻石之功,恩及子孫,去危就安,萬世無患。(南安長王君子鄉道碑)
“去危就安”謂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草止露宿】
○身冒炎赫火星之熱,至屬縣巡行窮匱,陟降山穀,經營拔涉,草止露宿,扶活養餐千有餘人。(武都太守耿勳碑)
“草止露宿”意為在草地中休止,在露天裏睡覺。形容旅途的艱苦情狀。
【興文偃武】
○興文偃武,脩序畔校。(成皋令任伯嗣碑)
偃:止息,停息。“興文偃武”指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扶弱抑強】
○彬文赳武,扶弱抑強。(校官碑)
抑:抑製、壓製。弱:被欺壓的弱小者。“扶弱抑強”意指幫助弱小者,抑製強暴的勢力。
【蜂聚蛾動】
○爾時蠻□賊胡蘭、李研等,蜂聚蛾動,剝落荊楊。(太尉陳球後碑)
《隸釋》卷第十《陳秋後碑》跋雲:“經傳多書蟻作蛾,似亦是省文。《左傳》‘蛾析’,《戴記》‘蛾子時術’,《列子》‘未聚禽獸蟲蛾’,《黃帝紀》‘淳化鳥獸蟲蛾’,《元帝紀》‘白蛾群飛蔽日’,《長楊賦》‘扶服蛾服’,皆讀蛾為蟻。《隸釋·仲秋下旬碑》有‘蛾附’之句,此雲蜂,其字有不同,若非假借,則是傳授異也。”“蜂聚蛾動”意即像蜜蜂和螞蟻一樣往一起聚集。形容成群雜亂的聚攏起來。
第二節東漢碑刻成語的形成
方式和語法結構
一、成語的形成方式
所謂成語的形成方式,指的是東漢碑刻中的成語以什麽方式從其語源材料中形成。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截割
指的是成語的構成部件是從其語源材料的句子中不作變動地直接截割有關的部分而形成的。又有整體截割和部分截割兩種方式。
整體截割:其構成部件是從其語源材料的一個比較複雜的長句中完整地截割其中的一個子句而來的,保留了這個子句原有的整體性。共32個。例如:
○絕聖棄知(老子銘)←《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虎視眈眈(北軍中侯郭仲奇碑)←《周易·頤》:“虎視眈眈,其餘逐逐。”
○威而不猛(安平相孫根碑)←《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涅而不緇(吉成侯州輔碑)←《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樂天知命(婁壽碑)←《周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抱布貿絲(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詩·衛風·氓》:“氓之嗤嗤,抱布貿絲。”
○嗚呼哀哉(金鄉長侯成碑)←《詩經·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兢兢業業(衛尉衡方碑)←《尚書·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夙夜惟寅(平都侯相蔣君碑)←《書·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不可勝數(郎中馬江碑)←《墨子·非攻》:“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
○述而不作(博陵太守孔彪碑)←《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號鼓,竊比於我老彭。”
○日就月將(童子逢盛碑)←《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舍己從人(司隸從事郭究碑)←《尚書·大禹謨》:“稽於眾,舍己從人。”
○慎終追遠(外黃令高彪碑)←《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好學不厭(婁壽碑)←《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遭家不造(趙寬碑)←《詩·周頌·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凡百君子(魯峻碑)←《詩·小雅·雨無正》:“凡百君子,各敬爾身。”
○允文允武(漢故執金吾丞武榮碑)←《詩·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明德惟馨(西嶽華山廟碑)←《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樂以忘憂(婁壽碑)←《論語·述而》:“子曰:‘子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昊天不弔(浚儀令衡立碑)←《左傳·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誄之曰:‘昊天不弔,不憖遺一老,俾屏予一人在位,煢煢予在疚。”
其他還有:“杼柚其空”(巴郡太守張納碑)出於《詩經·小雅·大東》、“無偏無黨”(博陵太守孔彪碑)出於《書·洪範》、“視民如子”(梁相諱汎碑)出於《左傳·昭公三年》、“道殣相望”(鮮於璜碑)出於《左傳·昭公二年》、“雲行雨施”(西嶽華山廟碑)出於《周易·乾》、“各得其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出於《周易·繫辭下》、“有恥且格”(堂邑令費鳳碑)出於《論語·為政》、“內省不疚”(司隸從事郭究碑)出於《論語·顏淵》、“誨人不倦”(濟陰太守孟鬱脩堯廟碑)出於《論語·述而》、“膚寸而合”(白石神君碑)出於《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無可奈何”(童子逢盛碑)出於《戰國策·燕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