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那羸弱的殘疾的身軀如何支撐了那顆碩大而沉實的頭顱,是精神,是智慧,是一種超常的智力和上帝的恩賜,抑或是我們所沒有發現的東西?
就身體的重量而言,霍金是輕量級的,那瘦弱殘缺的身子,那病殘的軀體;然而,他的大腦、頭顱的重量,卻不好用平常的方法計算,因此,我們才有了這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一個人的分量是不能用平常的方法計算的。
同理,一個人的質量是不能用物理方式來計算的。
2006年10月
美麗的憂傷
忽一日,廣東作家謝望新發來手機信息,說他的一篇散文看我能寫點什麼。老謝是摯友,也是文壇高手,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活躍異常,為文壇實力派批評家,尤對嶺南文學、女性文學很有研究。近年來,他少弄批評,而經營散文。前些時,他的一篇寫母愛的文字,十分感人,被我收入當年度最佳散文的選本。可能是這個緣由,他在這篇散文被選載時,約我為之作評。
《中華文學選刊》編輯部從網上傳來,我一口氣讀完,實話說,感覺莫名。這是一篇什麼樣的文字,從所寫的事和人來看,相當精彩,也可謂有巧合、有宿命、有當事人的奇遇甚而豔遇,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精彩的情感生發。就其生動性和奇巧性來看,是散文,抑或小說,亦可亦不可。
這篇散文洋洋一萬六千字,讀來卻不嫌冗贅,不覺羅唆。何也,我以為,作者寫情是高手,寫故事為大家。生動的故事情節,或淡或濃、亦真亦幻的情感心緒,以及作品描繪了三個美麗善良、特立獨行的人物,讀來令人興味盎然。
一個身在困境而幾遭外界議論的男士,本想沉默地躲開喧鬧,本想心如止水似的認命,可是,“輿論海嘯般地那樣湧上來”,“你”如何應對?就在這生命的沉默中,“你”——文章的男主角,幸有曾經相識的三位女性,成為你這段生命中善良和美麗的故事主角。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內,她們“熱烈而執著地向你走來……”於是,巧合、宿命、情緣,某些奇特而超越凡俗的內容,就在“你”的筆下,如流水般地瀉出。我們看到,一個個善良和美麗的女性與作品中的“你”,或委婉或激情的故事,看到了一個鍾情於美麗與善良、受命運之神眷顧、極有異性緣的“你”,即使在沉默中,也享受著幾番熱烈而執著的異性情緣,看到了“你”對於美麗與善良的一種本能的期待與熱望,和特定境遇下的理解。
概而言之,感恩與愛、美麗與善良是這篇散文中的主題。“你”很欣賞的三位“年輕女子”,她們都是影視界的人物,在創作上很有潛質,或是小有名氣的。作品描繪“你”與她們的交往,有如小說般的浪漫與奇特,這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可是,我覺得最為主要的,是作者在描繪自己的這些友情、豔遇的故事時,那份率真與坦誠,真實的情景和真實的心態,讓人稱道。回憶類、懷人類的散文,最可寶貴的,是真實,尤其是對異性情感的紀錄,這種不憚為人所非的坦誠、真實,在時下,是要有相當的勇氣和坦然的心態的。
有了這樣的一種心態,作者能夠理性地對待自己生命中的過往情懷,大膽展示這讓更多人驚羨的異性交往。我們為這種直率與真誠叫好。是的,在特殊境況下的人與人的無功利地交往,是多麼的不易,也是多麼的讓人沒齒難忘。麵對世俗生活的擠壓,我們的情感變得越來越粗疏,甚至有些簡陋,我們期待著美麗和善良,期待熱烈而浪漫,我們更需要的是在特定的生活遭遇中,那份執著而刻骨銘心的情感。
當然,凡事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從記憶的美好來說,與異性朋友這種情感,於困頓中見友誼,擁有美麗與善良,十分難得。隻是,從望新兄的這篇大作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作者不光是把這種男女異性的交往,作為特殊境遇下的一種精神動力,一種讓沉默的生命有著鮮活而生動,有著熱烈執著地激揚,而且,我們還看到,美麗有時是一種傷感,唯美也是一種負擔。不同的美麗與善良,也是相同的結局。總讓人感受到美麗也容易是一種傷害,有一種遺憾。因為,美麗並不都是如月圓時分,光風霽月,不都是美好的結局。這些,並不是本文刻意揭示的。但作者感歎“美麗是一種殺傷力”,或多或少地讓我們感受到,麵對美麗,作者的憂傷。有一支歌曲唱過,美麗刺痛了我心憂傷。這就夠了,麵對美麗的往事,“此情可待成追憶”,也是幸福。當然,我們應當感謝的是,作者筆下是文壇久違了的直率和坦誠,一個情字,盡得風流,讓我們對眼下許多的世事和人生,有了別一樣的驚異,別一樣的感歎。
2005年5月
思想與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