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書品篇(11)(1 / 3)

同時,現實的激勵和發展的需要,他們中的一群人刻苦學習,完善自己,終有所成。其中,鍋爐工劉誌成,創作了散文集《邊地罹憂》並獲得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有關部門為他的作品舉辦了研討會。

還有,為了給民工白進勤安一隻假腿,花去三十多萬元,而這位身患食道癌的優秀民工不幸去世,丁新民老總驅車數百裏參加吊唁,全村人為之感動。

這一切,都是源於這個東方路橋這個集體,這個有著不凡的眼光和能力的東方路橋公司領導者,以人為本的理念。為了農民兄弟們的溫飽,也為了這個平凡而特殊的群體的發展,他們解決了就業,進而也從思想進步和組織發展,到文化水平提高等方麵,進行了富有現代意識的管理,使其立足於社會並有所創造。從大愛入手,從平等和尊重人的角度,讓農民工這個平凡的群體,發揮了不平凡的作用。他們在管理上既有政治的嚴謹,又有情感方式的溫馨,在經營理念上既是現代企業製度的精細,又有張揚企業文化理念的大氣,提出的“大愛才有大事業”、“人本重於資本”等企業理念,詮釋發展企業與人生追求相協調的現代理念。因為有東方路橋人的創造,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營企業的崛起,一個群體的力量的美好前景。

如同眾多的報告作品一樣,作品注重細節和情節,突出主線,也不乏閑筆,她以主人公為經,抒寫創業者的曆史,也突出群體的內容,描繪群像,以生動感人的細節,刻畫人物形象,豐富了作品的內容。而平實的敘述和生動的細節,使作品具有真實的力量。這也是報告文學所應有的品格。

當然,書中的主人公們可以說是丁新民,這位有著傳奇色彩的企業家、好人、慈善者,也可以說是他的一幫民工兄弟,他們在時下創業中的業績,是支撐這個時代精神大廈的基石。是老丁激活了他們的精神力量,在平凡中創業,農民工才有如此的作為。築路修橋者在中國無數,然而他們卻成為一個有如此活力和能量的隊伍,有嚴明的紀律,有文化的提升,有高效的創業等等,他們發揮出的能量和活力,表明了現代農民工的發展前景。或許,一部感人的作品,紀實文學,她的意義在於發現。這就夠了。

這部作品從寫作角度也給人以啟示。這類寫勞模式的好人式的作品,容易成為讀者本能的排斥,因為新聞報道中,這類人物千人一麵,沒有血肉,沒有情感,事跡也乏味,即使有的以文學之名寫作的類似的人物事件,也不忍卒讀。而本文,我起先也有類似的擔心。可是,讀完之後,被其人物的事跡真正地感染,也被作者生動的描繪所吸引。語言上不作驚人之語,布局上沒有花哨的東西。隻是,平淡地描寫人物行為,平實地鋪展情節,這也是當下此類作品所立得住的原因。或者,在人們厭惡了宏大空洞的敘事,聽了過多的高談闊論後,這種幹實事、不張揚的英模,最為真實,最引人入勝。作為記錄者,作家的主體性固然重要,然而,有時候與所描寫的對象,共同成為作品的合力。這是好的報告文學、好的紀實文學所需要的。

2008年12月

平民化的真實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得平凡平庸,卻始終保持著人生的熱情,保持著做人的尊嚴;他們是芸芸眾生者,卻始終有著不懈的追求和熱烈的向往;他們遭逢了眾多的無奈和茫然,但頑強地同命運抗爭,艱辛地為生活而努力。在庸常的日子裏,他們是底層的平民百姓,活得沉重但不乏快意,活得艱辛卻有尊嚴,活得雞毛蒜皮,但卻有滋有味。他們是新近熱播的三十五集電視劇《人活一張臉》中的眾生相,這部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曲折的連續劇,以其綿密的真實和醇厚的質樸,吸引了觀眾,為眾多的電視台熱播。

是的,我們看慣了許多廉價調味品催化出來的所謂情感劇,看慣了許多貌似平凡人物的鬥嘴打諢的平民劇,也厭倦了鋪天蓋地的古裝戲、官場戲、大款戲,而這部還原真實的人生,描寫平凡人的命運,係結真切的人性情懷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據有關機構調查,這部電視劇在收視方麵創有新高,不能不說是一個成功。通常是這類打情感牌,走家庭瑣事、歡愛情仇之類路數的作品,容易流於類型化,搞笑式,戲謔作秀,多有詬病。盡管在一個關注情感、尊重人性的當下社會,這類作品賺取了些許同情和共鳴,但是過多過濫也過假的作品,麻木了觀眾胃口。而江蘇衛視播出的這部連續劇,以其對平凡人物的命運把握和普通人生命運的揭示,尤其是洋溢人性的溫暖、人生的關懷,對真實與善良的追求,有別於同類的作品。其突出之處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