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書品篇(11)(2 / 3)

一是平民意識和凡人情懷,打底層人物和家庭牌。一個時期以來,韓劇和青春劇火過之後,曆史戲也在式微,而家庭倫理劇雖有一定市場,關鍵在於,對生活有新的把握,於受眾要有切身的共鳴,也就是情感指向的實在而真切。在《人活一張臉》中,劇中人物故事,有如鄰家事、鄉裏情。故事雖發生在三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高考恢複,下鄉知青回城應試,但劇中人物的愛情糾結、生活命運、前程理想等等,是普通的人生再現,是平凡的人生故事,也是每一個過來人的深刻記憶。賈裁縫和潘鳳霞共有三兒一女,恢複高考之初,四個兒女經曆高考的錄取和落榜,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通過結婚、工作、子女等許多現實問題,不同的人生命運和情感追求,展示了兩代人生的不同經曆和心路曆程。

創作者以平視的姿態,藝術焦點對準普通人、家常事,體現平民意識和大眾情結。賈裁縫、趙剃頭,大雜院、小車間,鍋爐工,小商販,提籃小賣,家長裏短,可是,他們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品味了世間的酸甜苦辣,他們扛起了生活重負,有過極大的悲喜,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精神走向。作品中人物在闖蕩人生的過程中,勤勞、堅持、互助,最終贏得了自我,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平淡卻不平凡的生活故事,鮮活的人物形象,普通人生酸甜苦辣,構成了這部作品真實而深沉的分量。

第二,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激烈的矛盾衝突。這是當下描寫平凡人物平凡人生的作品所缺少的。作品一開始,賈家老大賈寶文為了農村姑娘小芹要放棄等待了十年的高考,這讓母親潘鳳霞氣得連夜趕赴鄉下勸兒子不要做傻事。強烈的矛盾顯露出來,讓觀眾欲罷不能。賈裁縫和趙剃頭兩家人比鄰而居,做兒女親家,卻時常有矛盾衝突,甚至撕破情麵。幾家人物,聯姻關係複雜錯綜,老二賈寶武的女友曾是老大賈寶文的女友。母親潘鳳霞阻止賈寶武和欒書傑戀愛;賈寶文心愛的姑娘另嫁他人,趙剃頭的女兒趙愛黨不願父母撮合其與賈寶武相親,而獨戀賈家的老大,等等,人物關係糾結,情感豐富真切,家庭矛盾,鄰裏衝突,一個接一個,誤會中的善意,猜忌的猶疑,顢頇中的算計等等,底層人生的平凡小事,卻折射人生的嚴酷和人性的溫暖。故事情節中的人物形象,各擅秉性各有性格,為熒屏的人物畫廊增添了新的形象。

電視劇也可說是講究語言的藝術,通過語言再現曆史,表現生活,刻畫人物。此劇中不少台詞,既還原了生活的曆史狀態,也極具哲理和幽默。有勵誌的,有勸誡的,有反諷的,有戲謔的,也有傳統意味的,也有現代新派風格的等等。比如,賈家老大寶文勸老二寶武說,“你痛苦,是因為你想各方麵都周全,可人隻有一張臉,要是有第二張,那是假的,是假麵。”母親潘鳳霞的名言:“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大能耐的,幹大事兒,沒大能耐的,幹小事兒,總之不能一輩子一事無成。”還有,人活一張臉,有臉者是尊嚴和謹嚴,而無臉者無憂無畏。賈寶君常掛嘴上的一句話是:“樹不要臉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從人物性格和價值追求上,這些語言豐富了形象的刻畫。

當然,在精彩的劇情外,演員的演技也是亮點。劇中潘鳳霞和唐快嘴兩個風格迥異的母親,很出彩。呂麗萍飾演的潘鳳霞是一個善良、好麵子、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而於月仙飾演的唐快嘴則是一個嫉妒心強、喜歡嚼舌根、欺軟怕硬、在家沒地位的母親。兩人性格迥異、為人處事方式也大相徑庭,在劇中有不少爭吵的場麵,活現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電視作為大眾藝術,其審美走向是不斷變化的。在這個流變中,《人活一張臉》以其平民化的真實,張揚了時下電視藝術的審美趨向。這些年來,熒屏潮起潮落,各領風騷,時而港台,時而韓流,時而間諜,時而官場,時而戲說縱橫,時而醜星走紅,我以為,千變萬變,而紀實性和平實風格,人物形象的還原本真人生,生活還原於真實的寫實,是時下電視審美風格的主體,也是藝術走向大眾的圭臬和精髓。《人活一張臉》解讀的是一個個平凡的生命曆程,詮釋的是平民化的生活哲理,抒寫的是大眾的人生之路,與時代文化精神由浮躁而實在,由虛幻而真切的基本趨向相吻合。其意義不可低估。

2009年12月

詩心如火

雞年秋天,桂子飄香時節,我和德理兄分別三十年後在母校珞珈山重聚,雖然眾多的同窗,大都還能一眼認出,可是畢竟華發染鬢,步態不爽了。記得是在早餐時,我們匆匆地迎上握手,他還是那樣的質樸,那樣的瘦削,那身藍色的外套,那微微有些上翹的嘴角,一如學生時代老模樣。與那些形體發展、神情多變的諸位相比,他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