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在災難麵前心中要有佛2(2 / 3)

法海回答道:“所幸未辱師命。您吩咐在國恩寺建的塔,已於上月落成了。”慧能點點頭:“好,好。法海,立楷,這一年,你們在新州監督造塔,能提早完工,辛苦了。”“弟子是應該的。”慧能順手摘下兩個桃子,仔細擦掉桃毛,遞給法海和立楷。“謝謝師父。”兩個人大口吃了起來。慧能看著他們吃桃的樣子,開心地笑笑,問道:“甜不甜?”法海說:“甜,很甜。師父,你嚐嚐。”慧能一笑,搖搖頭說:“法海,你說,辛辛苦苦種桃樹的人,什麼事讓他最開心?”法海尚未回答,慧能已飄然自去。

當當當……寶林寺的大鍾敲破了山野的空寂,僧眾們匆匆向大雄寶殿集中。這一天,正是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一日。大殿裏,慧能端坐法座上,數百名僧人井然靜坐。慧能環視了一周,開口說道:“今天把你們全體召來,是因為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慧能停頓了片刻才接著說:“去年七月,我吩咐法海與立楷到新州國恩寺建塔,並督促他們必須在今年七月前完工,許多人不理解。我現在可以告訴諸位了。那座塔,是我為報答父母的恩情而修建的報恩塔,因為貧僧在下個月,也就是八月,就要入寂了。”

眾僧都嚇了一跳,呆呆地,似乎聽錯了似的。慧能一笑,說:“你們不必吃驚,趁貧僧在世尚有一個月時間,你們在修行上有什麼問題,趕快提出來,我為你們釋疑解答。”僧眾們哪裏還顧得上提問題,震驚之後便是莫大的哀傷,全都嗚嗚痛哭起來。隻有神會不動聲色,也不哭啼,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挨著神會的誌誠,見他無動於衷,怒從心起,狠狠打了他一拳,低聲罵道:“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平時,師父最疼愛你,但現在……”神會疼得呲牙咧嘴,還是沒有哭。誌誠剛想再打他,聽到師父慧能喝道:“誌誠,你幹什麼!你們大家都在幹什麼?”

慧能威嚴的目光巡視著全殿,僧眾們的痛哭變成了無聲的抽泣。

慧能說:“尤其是誌誠,你為什麼打神會?神會年紀雖小,卻已得到了無善無不善、在生死榮毀麵前無動於心、既不哀傷也不快樂的佛家真諦。你們其他人都未達到這種境界。不知你們在山中修行多年,都修些什麼?你們現在是為誰悲傷哭泣?我問你們,佛陀去世時,你們哭了沒有?一百年後我再次去世時,你們哭了沒有?”

眾僧一愣,法海說:“師父,佛陀一千多年前去世時,還沒有我們;而一百年以後,也就沒有你了呀!”慧能說:“這不就對了嘛!過去沒有你們,將來沒有我。世間無常,有生就有死,即使貴如釋迦牟尼佛祖,不是也入滅了嗎?”眾僧停止了抽泣。慧能緩了一口氣,柔聲說道:“現在我再告訴你們,佛性本來就沒有生,也沒有死;沒有來,也沒有去。我的形體之身遷化了,可我的佛性之身卻依舊如故,從本質上是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的。”法海頂禮拜叩後問道:“師父圓寂之後,衣缽將交付什麼人呢?”六祖慧能說:“我自在大梵寺講說佛法至今,所說述的內容被世人廣為抄傳,稱之為《法寶壇經》。法海,你不是有一份詳盡的記錄嗎?你們將《壇經》互相傳授,廣度大眾。隻要根據《壇經》講授佛法,就是正確的佛法。至於衣缽,根據我師父五祖的囑咐和達摩祖師的偈子之意,就不再傳了。”

為了說明自己的根據,六祖慧能重新吟誦起達摩祖師的偈子:

我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傳五葉,結果自然成。

一花五葉,代表著禪宗在中國傳過五代,至六祖慧能,禪法大盛,遍地開花,結果自成,所以,就不用以衣缽傳宗了。眾人一聽,都默默垂下頭。偌大的佛殿之中,凝結了一層像蟬翼一樣脆弱的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