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與鄒瑜有過一麵之緣,而另外三個人卻讓鄒瑜有些無語了。
這三個人,雖然穿著男裝,但很明顯都是女的。
第一個女子身材比較瘦條,一雙大眼睛骨碌碌亂轉看起來頗為靈活,腰間挎著一柄短劍,陸觀介紹說,她是陸觀的妻子。
第二個女子臉色有些過分的白皙,但武道修為似乎還不錯,自我介紹說叫薑小玉。
第三個女子是最讓鄒瑜翻白眼的:她身材瘦弱,麵帶病容,一副鬱鬱寡歡的樣子,對人愛理不理。
滿臉為難的陸觀連介紹都免了,直接低聲對鄒瑜說:“你別管她就好……”
對於陸觀帶來的這個古怪的小隊伍,鄒瑜苦笑著忍了下來。
隻是鄒瑜的心中還有幾分不確定。
雖然節度使大人很看重陸觀,雖然他在天劍門附近聽說陸觀的武道修為深厚,但鄒瑜知道,在戰場上並沒有什麼武道精神可說。
千軍萬馬之中,無數刀槍劈砍過來,無數戰馬帶著數百斤的力量猛撞過來,就算是武者又如何?就算是武道修為精湛又如何?
鄒瑜自己就是勇冠三軍的猛將,他完全知道“萬人敵”這三個字,在戰場上是一個多麼可笑的字眼。
但鄒瑜又是那麼的渴望戰鬥和勝利。
——那些該死的蠻人,他們每年秋天,就像是蝗蟲一樣來到隴右,搶奪百姓耕種得來的糧食。
而隴右相對皇朝內地比較貧瘠,而隴右的駐軍平日裏比較分散,隻能靠鄒瑜帶著士兵四處防禦堵漏。
每年秋季的征戰下來,人口不多的隴右道便更是雪上加霜。
五千隴右軍,一萬多匹大牲畜,延綿成數裏長的縱隊,朝著荒原深處開拔。
天劍門的弟子也如約而至,他們曆年來都是隴右鎮守府最合適的斥候。
天劍門弟子個人的戰力比普通士兵強得多,而且天劍山位於皇朝與蠻族交界的險要山脈,對地形要比普通斥候更熟悉,有他們在大軍附近偵察敵情,可以確保大軍不被蠻族偷襲。
身處這樣一支遠征蠻族的軍隊之中,陸觀大多數時間是沉默寡言的。
趙蓉的分析,對陸觀來說言猶在耳——所謂兵部的命令,和虞典說的完全一樣,這就是一個借刀殺人、驅虎吞狼的陽謀。
不論隴右軍戰敗,還是蠻族戰敗,對於皇朝內地來說都沒有任何損失。
相反,不論哪一方戰敗,或者兩敗俱傷,對於那位剛剛坐上皇帝寶座的趙蒿來說,都是非常喜聞樂見的事情。
而如果呂不悔真的采納虞典的意見,找各種借口推諉,那麼漸漸便會失去在隴右百姓口中的美譽。
到那個時候,呂不悔便很難控製隴右的局勢與民心了。
心高氣傲的趙蓉堅持要跟著陸觀一起來軍中,她口頭上說是要看看西陲的風光,但陸觀心裏知道,這個不服輸的女人想要破解趙蒿的陽謀。
而破局的方式也非常簡單,那就是遠征軍要取得一連串痛快淋漓的大勝,而且要在保存自身實力的情況下,擊敗那些每年都來隴右劫掠的蠻族。
隴右軍從州城出發,西行近百裏之後,又轉向北,繞過連綿不斷的死環山繼續向荒原深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