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風高雲淡(2 / 3)

蜀主王衍昏庸無道、治國無方,蜀軍因此節節敗退,各州府亦望風歸降,不久唐軍攻破成都,蜀亡。

在九州諸國中,獨梁唐蜀吳四國疆域最廣,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其三。

自從大唐崩摧後至今,曆朝疆土皆無勝於此者。

施凝光因此憂心,後唐會否趁滅蜀之餘威,攻取江南。

李長安聞言,不置可否。

“形影耳目遍及天下,據他們搜集到的消息,非但不必擔心江南,反倒是才平定不久的中原,或許又將波瀾再起了。”

這話說的隱晦,施凝光卻秒懂,不由輕輕歎了一聲:“隻可惜芸芸百姓,平白又遭戰亂之苦……”

李長安頷了頷首,爽朗一笑:“與其操心這些,倒不如想想咱們的蜜月去哪度~”

施凝光無語扶額:“這才說了幾句啊?你又來了!”

李長安邪魅一笑:“這可關乎咱倆的終身大事和造人大業,當然重要啦!”

施凝光作勢要打:“都叫你不許再提這事了!”

李長安邊笑邊躲,翻身上馬:“別忘了你還欠我十個孩子!”

“住口!”

“五子五女、性別均衡喲!”

“別跑!”

見對方騎馬逃了,施凝光也隨即上馬,揚鞭朝前驅馳。

兩人兩馬、一追一趕,共同奔向天高海闊、萬裏錦繡的前程……

……

同光三年。

平梁滅蜀後,唐主李存勖越發誌得意滿,自以為天下已定,愈發橫行無忌,昏庸日甚。

早先叛唐投梁的安義軍兵馬留後李繼韜,得知唐軍占據汴梁,頗不自安,一度想投奔契丹。

恰逢赦免詔書送達,他遂準備錢財數十萬兩,用重金賄賂皇後劉氏,請她代為說情。

見錢眼開的劉皇後不負所望,成功說動李存勖不追究李繼韜,並下詔征其入朝。

李繼韜有勇無謀,自以為萬事大吉,遂不顧七弟李繼遠勸阻,單騎進京。

誰知進去容易出來難,雖然恩寵如故,屢屢隨駕出遊,李存勖卻獨不許李繼韜歸鎮。

在數次請求離京無果後,李繼韜暗中寫信給李繼遠,令他佯裝軍士嘩變,以此換得自己歸鎮安撫。

誰知事情敗露,李存勖拿住把柄,立斬李繼韜,又遣人赴潞州處死幫凶李繼遠。

反複無常、陰險狡獪的李繼韜兄弟,就以這樣滑稽的形式身死魂消,成為笑談。

解決了李繼韜這個隱患,李存勖又將矛頭對準李長安。

相比李繼韜,這個昭宗之子、大唐正統,才是自己真正的心腹大患。

隻不過先前天下未平,尚不敢擅行殺戮、原形畢露,隻能選擇隱忍。

如今梁國已並、中原安定,世間再無敵手,該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時候了。

之前李長安所獻的計策和所立的戰功,到了此時,都成為不穩定的因素,被打上“聰慧難製,心懷叵測”的標簽。

在征召其人入京,如李繼韜故事未果後,李存勖接受郭崇韜建議,趁夜偷襲形影在長安的總舵,試圖複刻汴梁之役,一舉殲滅李長安及其身後勢力形影。

卻不想竹籃打水,美夢成空,形影眾人早已憑空蒸發,人去樓空,留給朝廷的不過是一個被搬空的無用堡壘。

也在同一時刻,珍藏於宮中的傳國玉璽失竊,下落不明。

李存勖賠了夫人又折兵,無能狂怒,悔不當初。

至於當初獻策剿滅形影的樞密使郭崇韜,雖然對李存勖忠心耿耿,也沒能逃過被清算的命運。

伐蜀一役,郭崇韜居功至偉、功高震主,被宦官和劉皇後聯合構陷,致使自己被鐵楇打死,所生五子亦皆遇難,唯有兩孫幸存。

同光四年,被宦官、伶人排擠已久的軍士於貝州嘩變,其餘州府駐軍也紛紛響應。

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

迫於無奈,李存勖啟用疏遠閑置已久的成德軍節度使李嗣源,命其率軍前往河北平叛。

誰知李嗣源甫行至魏州,便被麾下嘩變的士兵劫持入城,擁戴為首領。

盡管並無反意,但受內外形勢所迫,又無以自明,李嗣源隻得同變兵合流,率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