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購書記(選)(1 / 3)

1997.2.15晴、大風

昨返京。一人至西單逛。在慶豐包子鋪食小籠包一屜,炒肝一碗,極適意。在三味書屋購陳原《書和人和我》,三聯1996年3月重印本,403頁,外封雅,集中插圖亦精。瀏覽書屋,無甚可選。取書付款。步行過天安門,七載未睹,廣場壯闊依舊。至王府井風入鬆分店購王仲三箋注《周作人詩全編箋注》,學林1996年1月二印,精裝488頁,版式不錯,近來一直努力搜求知堂文字,此為值藏者。又購《生活與博物叢書》(上、下),硬精裝,上海古籍1993年6月一版,印3000部,1766頁。極厭惡此書題,不識貨者隻當是市麵流行之常識一類。實乃吾國傳統譜錄之集成,收凡涉及花卉果木、禽魚蟲獸、器物珍玩、飲食起居之譜錄140餘種,內容重要。惜裝幀下卷稍差,恐過厚之過。值藏。

晚順路拐進成府路萬聖書園,購《錢歌川文集》(全四卷),精裝,設計莊重典雅。遼寧大學1988年2月第一版,4000餘頁,價廉。金色書封,美國潘力生題簽,古雅恬靜,正合錢氏之文風,今以此價購此宏編,真一樂事。近逛京城諸書肆,唯萬聖尚存1988年印籍,當謝萬聖知我苦心,乃悟所贈書袋上之印文“燃一炷書香,續一份書緣”實不我欺也。萬聖在成府路街60號。其第一分銷店在六部口北新華街一號北京音樂廳內。此印共1500部,珍貴。

1997.2.16晴、陽光燦爛

早8點50分起床,翻《錢歌川文集》(一)。明日口語課始。昨見自編教材已印出,紙佳,綠封黑字,題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美語思維》)。不及漱口洗麵,忽思作購書小記,記吾自去年10月4日自美返京迄今所購書籍值藏值記者。6年居美多與漢籍無緣,此番回京又發購漢籍之癮。隨國內經濟起動,書市見火。海澱已有“圖書城”,而左近之萬聖書園及規模、情調均佳之風入鬆(王煒經理)早已壓過三味書屋,可見風入鬆入口處之題字:“人,詩意地棲居……”(海德格爾語)至少已成部分求知者的生存信條。而近來新張之美術館東街22號韜奮書店更現代得令人愜意。

與6年前比,國內書籍裝幀有大進步。紙張、印刷亦然。惜大部分仍欠佳。書價之漲已不是一二倍計了。如三聯版葉靈鳳《讀書隨筆》三卷平裝,新印已達每卷14元左右,三卷近40餘元。而餘1988年在京購得之初印本(1988年1月一版)共計7.45元,且印、裝好數倍之多,實值慶幸。全集、文集、全編之類屢見不鮮,惜知堂之全文無有覓處,不知是餘之趣味已過時還是政治依舊掛帥。張中行文中提及長沙鍾叔河正力編周作人散文全編,不知何時相遇。而思購之另一套《沈從文文集》印裝太劣,無藏之價值,需耐心以待。購柯靈之散文集四卷,計《明月天涯》、《浮塵小記》、《煮字人語》、《百年悲歡》,上海遠東1996年7月一版,印8000冊。紙甚佳,裝幀雅致。餘尤喜四部書題,頗得空靈之境。柯文淡,餘所素喜者。

1999.2.17晴、風

購香港董橋之《董橋文錄》一冊,四川文藝1996年4月一版,印2萬冊,頗火暴,陳子善編,690頁,平裝,外封素雅。此次返京發現董橋之文可謂大有收獲。書名頁題記如下:“送Bili返美。購扒雞一隻,青島啤酒二瓶與此文錄一編於萬聖書園。”董橋正可佐酒。其文精、奇,雖略顯脂粉,歸之散文上品可也。購黃興濤譯編之《辜鴻銘文集》(上、下),平裝,576頁+633頁,海南出版社1996年10月二印,紙張及裝幀甚佳。有此奇人之奇文在案,正可驅遣獨處之寂寞。辜氏重要著述大致網羅於是編。購(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四冊),軟平裝,1945頁。中華書局1995年二版,收入“學術筆記叢刊”。吾喜“茶香室”之名。大學時嚐讀其《春在堂隨筆》。

下午五點乘車至琉璃廠中國書店購《香豔叢書》一部,五厚冊,精裝,人民文學1994年2月天津二印,1992年8月北京初版。此書共二十集八十卷,(清)宄天子輯,實名張廷華。是編集隋至晚清間有關女性和豔情之各種文體作品,收書335種。此書初印於宣統元年至三年,由上海國學扶輪社三次排印出版,此為該版影印。嚐讀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見其引《香蓮品藻》,頗奇之。久思其書,今得此全編,真解吾求知之渴。硬封綠色,古幹題簽,頗有香豔之味。珍藏之。

1997.2.22晴

上口語課。下午三點劉鋒兄來寓,與談招聘教員事,允幫忙。與其小飲啤酒三瓶並菜。晚讀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前四章。隨意翻檢雜書。

1997.3.5晴、暖

昨始在北大泳館遊泳。購泳褲、帽及水鏡。泳場人多。此後得空當多遊以健體。過北大出版社書店,見店甚冷清,搜索書架得書一冊。楊周翰著《十七世紀英國文學》,平裝,1996年7月二版,共326頁,收入“北大名家名著文叢”係列。燕園執教期間嚐購此書初版,細讀一過,頗感其文簡而內蘊豐富。

80年代求學北大英語係時,雖未成先生足下門生,然亦時常聆聽先生歐文史及比較文學研究講座。先生輕柔之牛津英語娓娓道來,如和風如細雨,儒雅風範隨出。憶嚐至其中關園寓所代三聯“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及“新知譯叢”編輯部送書給先生,見滿室樸雅,內藏之書頗富。時見先生著中式棉襖靜倚南窗下沙發椅中,神態和藹絕無淩人之氣。1989年聞先生患淋巴癌入院,竟一臥未起,不久即仙去。頗哀。《讀書》嚐載韓敏中、盛寧一文,中記先生自醫院回家短休,睹書房新製全套書架,感慨萬端曰:而今書架齊備了可人也讀不動了。愛書者心境悲涼盡出。

今再購二版以念先生。選書時見二版書前有先生彩照一幀,更覺必購。待歸家細翻,精擇之冊照片頁竟是空白。嗚呼!世以我嚐睹先生真容而酬我以想象耶?!不調換也罷,倒是一種趣味。談英詩不可不讀王佐良先生,談英國文學史不可不讀楊周翰先生。先生寫法自然、文意綿密、視角選材獨到,足冠時下散文熱,而其深厚的文化功力垂世矣。知此書獲“全國首屆外國文學研究(譯著)”一等獎及“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科學研究文學”一等獎。當之無愧!

1997.3.7微風、暖

在風入鬆購章含之《我與喬冠華》,平裝,中國青年1996年12月第五印,初版於1994年3月。印數已達148000冊。355頁。封麵有喬冠華、章含之頭像,章含之題字,中收悼喬之文八篇及喬身世自述,馮亦代序。序曰:“含之的文章是篇稀世的純情文字。”章氏二篇,“我與冠華”、“誰說草木不通情”,情之切,筆力之動人催人淚下。後篇尤為空靈,足稱“稀世”之文。自中關村街上開讀至新東方辦公室續讀,更於回寓所車上讀之,難以釋卷。近讀國人悼友之文,此為第一催淚之作。廢茶飯,深夜亦讀之。卒讀。

人貴在情真,情真才能意切,意切方能有動人之文。時下明星操筆為文正如火之燎原,一發不可收拾。然讀諸文,與章文相形之下,不免味如嚼蠟。蓋至文不僅在文,一如“大音希聲”也。無深刻之人生曆驗,情浮性淺,無思想之議論流於泛泛,而大多又以並無大意之生平鋪襯且偶灑性愛佐料,徒招徠低級追星之族。高尚之文可以養性,而庸俗之作也許可以反過來提高品味。擇好易而判劣難。正如鑒畫,真功夫在於判劣。

1997.3.12微雨

至香山上課五小時。逢第一場春雨。清新撲麵好不愜意。中午同老俞(俞敏洪)午餐於北安河餐館,甚飽,午休半小時。坐車回寓所。晚於街攤食肉包半斤。騎車至北體泳館,遊泳1小時。泳道長50米,人不算多,好去處。翻閑書,品茗,聽古典樂。讀鍾叔河《書前書後》。文多短簡,然具韻味,顯然受知堂影響。此書海南出版社1996年5月二印,初版於1992年10月。中多涉及知堂及近人遊海文字。窄版藍封,頗雅致。

1997.3.16晴、微寒

課畢至海澱“二酉堂”購(晉)陶潛著、龔斌校箋之《陶淵明集校箋》,精裝580頁,上海古籍1996年12月一版,此版僅印2000冊。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叢書”。是集除箋注外,另有集評附於每卷之尾。附錄亦甚全備,是一良本。吾在美寓所書房中掛一木製工藝品,上有陶句:“結廬在人境,不聞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等瀟灑之意境。陶潛實宜多讀,以擴吾胸懷與意趣。近日忽傾心於古籍,尤詩詞。此精神需曠遠之食糧歟?!

1997.3.28溫、晴

騎車至學校。路見樹梢泛綠,暖風迎人,知春已至。無課。晨十時起。讀梁實秋悼亡妻季淑之文“槐園夢憶”。文長七十頁。舍午飯而耽讀。文之難釋可知。梁文簡樸之至,悲情力透紙背。大音希聲,大哀則無哀。此文可證之。北大畢業時選英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之露茜組詩(Lucy Poems)加以研究撰為畢業論文。華氏追念露茜之情狀可以模擬。英諺雲“靜水深流”,吾信之。梁氏文字吾已有《雅舍小品全集》。聽傅聰彈肖邦夜曲集。

1997.4.1陰、雨

鎮日無事。睡遲。拉開窗簾見室外陰雨,樓下白玉蘭盛放。讀《歌德談話錄》。聽Grofe《大峽穀組曲》。明日上香山。

1997.4.2陰、雨

香山授課。課間散步見雨後山景。遠方薄霧縹緲,柔擁春山。黃白諸花盛放。鬆色漸翠。空氣沁人心脾。午休時於庭院朗誦英美兒童詩二十首,頗得心境澄明之意趣。晚讀許淵衝師所譯之莫泊桑《水上》。驚歎莫氏對海風描寫之細微。

1997.4.4晴

在二酉堂購(英)菲爾丁《棄兒湯姆?瓊斯史》,張穀若譯,上海譯文1995年10月三印,1438頁,珍藏版,金外套封。張氏譯文典雅,趣味橫生,無愧於菲爾丁。張氏譯筆之傳神韻勝於人民文學版之蕭乾譯本。後者信則信矣,然文采略輸。讀張譯尤賞歎其長腳注,多為涉及英國文化習俗之妙文。譯者心得如此,讀其譯述增吾知識。想起英國理查德?伯頓之名譯《天方夜譚》之腳注。讀是譯吾心坦然、泰然。老輩譯家專選摯愛之作品、作家,數十載磨一譯而沉潛把玩樂此不疲,比之今日“快刀”譯手,“乳臭未幹”譯者真乃天上地下。讀時下“快手”之譯,往往意尚未達,況文采傳神乎?!張譯足令此輩汗顏。讀名著必讀名譯。如無名譯寧可不讀名著。此為尊重知識,尊重品味。

1997.4.8

昨日口語課結束。下午至燈市口觀七點人藝新劇《魚人》。林兆華導演,票20元。東四進小吃。精神與肉體均愜意。況在人藝院內愛知書店購得《豐子愷文集》7卷本,精裝,黑套封,以豐氏漫畫及字為飾。典雅之至,古趣盎然。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9月二印,初版於1992年6月。近日頗思重讀豐氏之文,忽於無意間得此編,真歎書與我有緣也。珍愛之。近來購書舊癮頻發,應適當加以控製。何處可覓戒書癮之良方?!今日午後與老俞、小楊駕車遊延慶、昌平等。至十三陵觀動感電影,頗類過山車之驚險。觀水族館,魚多豔麗入目。車行於盤山路,山側桃花簇簇,遠望如未融之積雪。晚返校,在學校食堂吃水餃。歸甚晚。

1997.4.14晴

上午課。中午與老俞、老杜至圓明園乘劃艇兜風。於園中川味小吃店進點心,味道地道。晚至體院遊泳1000米。歸寓。今日始譯惠京嘉之名著《中世紀的秋天》。用芝加哥新版。

1997.4.23暖、晴

在風入鬆購趙蘿蕤之譯集《荒原》,平裝,中國工人出版社1995年11月一版二印。裝幀淡雅,紙質佳。收入“中國翻譯名家自選集”。名家名譯足以解渴。北大求學時於當時西語係聽趙師講座,得睹師之風采。講座時趙師屢言:You are so young!鼓勵至今未忘。然眨眼已見吾生華發。時光流逝可歎!嚐聞傳言:謂趙師每有名譯脫手,時必神情恍惚。而近無譯著問世,時必思清語楚。若是,真譯家化境也!知先生居城東美術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