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9.28微陰
午飯於北大南校門對麵之“長征飯莊”,後至萬聖。值此地拆遷,滿目斷垣殘壁。閑情偶寄書吧去也。推虛掩之門探視,四處狼藉,南牆上徒留詩句墨痕,似風幹之淚。院外石徑上以白石塊壓一黃紙告示雲將在五道口新張。雕刻時光尚存,恐亦不久矣。嚐語友人躍剛曰:“此一胡同終將失去記憶。”萬聖亦將遷走。購胡寄塵編《小說名畫大觀》(上、中、下卷)一套以存惜別之念。
2001.10.1晴
國慶與中秋同日,人謂二十年一遇。天氣大好。在琉璃廠逛一日,購《四部叢刊?三編》一部,上海書店1985~1986年據商務1936年版影印,精裝76冊,硬紙匣套裝。正、續編亦當盡快搜求,恐已難覓。在印章店刻藏書石章一枚,陽文:“鹿城王氏珍藏”。
又閑章一枚,陽文:“鹿廬主人過目一樂。”吾生長於內蒙古包頭,蒙語中包頭意謂“鹿到過的地方”。另,命吾書室為“鹿廬”,實因書房外陽光茶室“野泉”旁置舊車大軸輪所製古色古香之可旋轉茶桌一張,廬者正諧“軲轆”。為所購新籍蓋藏印至晨一時方睡。
2001.10.5晴
三日抵杭州至浙大講座。與老杜逛明宅古物市場。以550元購竹刻百壽字一幅;“筆勤:筆驚風雨,紙吐雲煙”一幅;“茶:一壺得真趣,七碗受至味”一幅。竹色溫潤,刻工精細,雖非古董,然亦難得。
2001.11.18晴
天津講座。至和平路古籍書店。店在陋巷內,若不費力恐難找到。昏暗中推玻璃門進入,見架頂上方一摞布滿灰塵之《說部叢書》,計125冊,中有林譯小說若幹種,雖非全帙,然亦稀見,心大喜,以1600元購之。計“初集”33種,“二集”44種。又於文化街之天津古籍書店購《四部備要》一部,100冊,大16開精裝,中華1989年3月影印。書品新。此印近已難覓。曾電詢南京古籍書店知尚存一部,本欲郵購,不意在此訪到,樂甚。
2001.11.30晴
本月至海澱中國書店購得《四部叢刊?初編》,上海書店1989年10月影印一版。342冊,褐麵精裝。此影印版初編尤為難覓,書價之漲實在超出意料。不得此編不快,隻好認宰。好在幾天前於西單圖書城以原價八五折購巴蜀影印版《古今圖書集成》82冊1套,稍可寬慰滴血之心。
2001.12.2陰
昨至蘭州講演,下午乘飛機返京。一日上午至蘭州市近七裏河區之解放門舊書店一逛,見架上有《四部叢刊?續編》30冊,心大喜以為可購全帙,然庫中不存餘冊。店主謂已以每冊20元價零售之。罪過!罪過!購蔡元培序、上海會文堂民國23年3月21版石印之《閱微草堂筆記》(評注)線裝一函十冊。雖非善版,然書品如新,封麵有“靄軒誌二九、五、十三”墨跡,又“庚辰年仲夏購於高平”字。為記蘭州此行,購《蘭州古今注》及《敦煌資料叢編三種》,均線裝。後者收敦煌研究大家羅振玉之《敦煌零拾》、《流沙訪古記》、《敦煌石室遺書》三種,難得。又以極廉之價購上海書店影印舊期刊十九種,甚得意。晚與老俞等至黃河邊散步。明月當天,河水悠悠,恍若置身江南,頗感靈氣。此智者樂水之秘耶?
2001.12.10晴冷
昨日在琉璃廠來熏閣訂留《叢書集成?初編》一套,今取書清點時才發現整套中缺少一冊,經理仍堅持不二價。心中不暢,麵對殘編隻能放棄。開車至燈市口舊書店散心,沮喪中見架頂端一堆紅色硬皮大十六開精裝書,頓覺眼亮,取下大喜過望,乃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影印初版之《叢書集成?新編》120冊。書品極佳,書麵及書脊字體燙金,何等氣勢!八五折購下。晚上一一核查《叢書集成初編目錄》,原來此編為《初編》及“初編未出書”之彙印,隻有十幾冊失收,另有數冊補入,失收者多為不常用之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省錢又省架上存放空間,今日得之真乃天意。
2001.12.15陰
13日與老俞受邀自京抵港參加聯想聖誕聯誼會,入住九龍Nathan Road之Sheraton海景房。會後返喜來登酒店晤同學王勁律師夫婦。晚睡。14日與老俞乘輪船至Discovery Bay一遊。沙灘頗佳,定是夏日好去處。中心二層有舊書店一,售出多為企鵝平裝舊冊,無一中意。
飯後送老俞去機場。回程困意難熬,竟在shuttle bus上睡著。司機敬業又尊重人,雖車僅載我一睡客亦不厭其煩駕駛多趟往返。醒來已暮色四合。抱歉後下車行至銅鑼灣Times Square上二層,見有Page One書店,進去購書數冊。見有海上陳子善編《董橋文集》三冊,購之。翻讀才知此編共12卷18冊。當下書渴難抑,遂欲搜全,於是見書店必進,近似地毯式轟炸。在不遠處的天地圖書又購六冊。在尖沙咀星光大廈商務圖書中心再得七冊。雙腿打顫,難以挪步,而心願未了。豈可言棄。打車至銅鑼灣,終在駱克道506號一樓之樂文書店配齊剩餘之冊。董橋找得好苦。董橋文字版本已有多種,然吾以為讀香港董橋,港版才屬正味。初次來港,不貪食,不購物,不觀光,見書店就紮,十足書癡一個。
今日仍逛書店,在駱克道見銅鑼灣書店大匾。推門進去,見店主一清瘦男子,鼻梁上架花鏡,自稱林榮基。麵雖冷漠,卻透出精明。問有無夏濟安作品,自信走去,麻利回來,拿來夏濟安評注、夏誌清校訂之《現代英文選評注》,500頁平裝,台灣商務1995年10月校訂版二印,難得。書店品味不凡。林老板真愛書之人,每問及著者和作品均對答如流,在港當算難得之人。閑聊知其此前以批發書為業後轉營書店,常去大陸選書。架上見《思無邪彙寶》1套24冊,大16開精裝,港幣6000元,未購,因恐無法通過海關檢查。此套極有價值,法國陳慶浩、王秋桂主編,收明清豔情小說五十種,鉛字排印精印,台灣巨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又《姑妄言》全本十冊有廣告而無貨。吾何時能得此編?進入書房,林送目錄一頁,感甚。
記至此,夜已十時。腹中空空,擱筆。上街覓食。街邊進燒鵝飯,甚香。抬頭見燈光如瀉,月影朦朧。
2003.6.29陰將雨
下午逛琉璃廠來熏閣。本以為空手而歸,將去時忽見西側架頂擺有《四部叢刊?續編》五冊,初以為殘編,但還是心存僥幸問問店員。店員告知此續編82冊齊全,因“非典”清庫始發現,剛清點完畢上架。書品佳。以八五折購下。至此上海書店1985年影印之初、續、三編購齊矣。無望中夢圓,此謂緣分。自2001年海澱購初編起至今已曆兩載。天酬我心之誠也。民國三大叢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及現存吾國最大類書《古今圖書集成》全部收齊。
2003.7.11晴冷
在燈市口“中國書店”購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八冊一套,精裝,品新。晚伏案寫“廚煙裏的大仲馬”,紹介氏之《烹飪大辭典》,交沈公昌文給《萬象》。
2003.12.17陰冷
與小平談《新東方精神》改版事。在新街口中國書店,購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一套(二十二冊),精裝,江蘇古籍1987年2月~1989年7月一版,印數2000冊。吾搜求此書有年,各地書店均未得見。今從架頂塵封中覓得,心喜難以言表。月初,在琉璃廠來熏閣購《曆代筆記小說集成》,河北教育出版社一版,共120巨冊。惜缺一、二、三冊,即“漢魏”及“唐”卷。此店隻有“清代”部分,配齊無望。憶起天津古籍書店見有完整一套,待何時赴津門試試運氣。此套選善本為底本影印,印裝質量頗佳,值藏。
2004.3.1晴
昨逛琉璃廠鬆筠閣。購(清)朱東樵《本草詩箋》,線裝4冊,廣陵古籍1988年3月一版一刷。64元。難得。架上有3套,選一套品相佳者。書凡十卷,將常見藥物以七絕、七律體詠為詩歌,可賞也。張充和《張充和小楷》平裝大16開,53頁,重慶出版社2002年6月一版。張乃耶魯大學漢學名家傅漢思之妻。傅著有《梅花與宮女》,闡釋中國古詩視點頗新。北大執教時嚐試譯第三章,欲收入三聯“新知文庫”,終未竟。在紐約Strand見原版,待他日必購。
晚為許淵衝師出譯詩全集事赴郝明義兄首都飯店宴。席間郝兄持贈G.Legman之Love Death一冊,1949年紐約Breaking Point版,95頁,外封黑底紅字,極可愛。上次京倫飯店宴集偶提此著,告之十餘年遍求不獲。今美食之間得此饋贈,能不大喜耶?!珍藏之。沈公昌文贈《閣樓人語》及遼教新版《傅雷全集》(20卷)、《呂叔湘全集》(19卷)。感甚。
2004.3.2晴
去天津參加新東方“萬人英語大講座”新聞發布會。晚赴廊坊參加實用英語學院開學典禮。下午離津前至第三文化宮舊書市場逛,搜得舊書若幹冊。葛傳邃編《現代英文選注》,上海竟文書局1936平版。此冊為第一卷。210頁。嚐聞葛氏自學英語成材,成為複旦英文教授,編有《英語慣用法詞典》一書,影響一、二代英文學習者,吾亦從中受益。且聞氏以己之英文造詣竟發現富勒(H.W.Fowler)《現代英語用法辭典》(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一書之瑕疵,不知確否。然於地攤上搜獲之此編中正收富勒氏回信一通,知確有此事,雖然從信中文字看難以斷定其向富勒氏進言之價值,富勒氏隻是泛泛鳴謝而已。謝大任、徐燕謀《現代英文選》一冊。上海龍門書局1947年7月增訂版。此編極有價值者為卷首錢鍾書先生1946年7月14日於海上為之作的英文序,錢先生各版文集未收。
2004.3.16晴
在隆福寺中國書店購《曆代筆記小說彙編?唐人筆記小說》二冊,16開綠皮精裝,品新。周光培主編。遼沈書社1990年一版。雖版式不同實為前購河北教育版《曆代筆記小說集成》中缺之二、三兩冊。此套尚需一冊方成全璧。
2004.3.18晴
中午至海澱中國書店。購(明)傅山《霜紅龕集》線裝一函八冊。品極佳。文物出版社1992年12月木板景民國12年5月陽曲第一高等小學校刊印本。傅山吾數年苦求不得,今隔玻璃櫃見之,難抑心跳。1992年原價為948元,今以425元得之,真天賜也。
2004.11.19晴暖
自重慶飛抵上海。下午講座前至福州路一逛。在古籍書店對麵上海文化商廈二樓折扣書店購《毛澤東評點詩詞曲精選》(上、下)。精,大32開,品新,影印本。《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評文全本)五冊,軟精,影印本。《毛澤東評點智囊》(全三冊)。此為智囊全本影印,有價值。吾素厭讀書購書跟風。然今購毛氏手批影印本實出窺思想者心路之動機。至於借毛氏之名而將其藏書豪華商品化,吾不願以一錢媚之,既無“金版限藏”之暴發心態,亦無“宣紙古董”之收藏怪癖。以人民幣160元購此三種十冊影印本,吾心足矣!購章克標《九十自述》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