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些樹,我想過許多。”他說,“隻有體內強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戰勝像繩索那樣造成終身的創傷,而不毀掉這寶貴的生命。”沉思了一會後,他說:“對於人,有很多解憂的方法。在痛苦的時候,找個人傾訴,找些活幹。對待不幸,要有一個清醒而客觀的全麵認識,盡量拋掉那些怨恨,妒忌……情感負擔。有一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你應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喜愛自己。”
擊進軍鼓
每個人都有著驚人的價值,適當的時候會展現出不同凡響的作用。
——凡賽
那是在馬林果戰役的前夕,拿破侖坐在營帳裏,凝視著麵前攤開的一張意大利地圖。他把四枚釘子按在地圖上,一邊挪動釘子,一邊思考著。
過了一會兒,他自言自語地說:“現在一切都好了,我要在這裏抓住他!”
“抓住誰?”身旁的一名軍官問道。
“墨拉期,奧地利的老狐狸,他要從熱那亞回來,路過都靈,回攻亞曆山大裏亞。我要渡過波河,在塞爾維亞平原迎著他,就在這兒打敗他。”拿破侖的手指向馬林果。
但是,馬林果戰役打響後,法軍受到敵軍強有力的抵抗,竟隻剩招架之力,拿破侖精心籌措的勝利眼看就要成為泡影。
正在法軍敗退之際,拿破侖手下的將領德撒帶著大隊騎兵馳過田野,停在拿破侖站著的山坡附近。隊伍中有一個小鼓手,他是德撒在巴黎街頭收留的流浪兒,在埃及和奧國戰役中一直在法軍中作戰。
當軍隊站住時,拿破侖朝小鼓手喊道:“擊退兵鼓。”
這個孩子卻沒有動。
“小流浪漢,擊退兵鼓!”
孩子拿著鼓槌向前走了幾步,朗聲說道:“啊,大人,我不知道怎麼擊退兵鼓,德撒從來沒有教過我。但是我會擊進軍鼓,是的,我可以敲進軍鼓,敲得讓死人都排起隊來。我在金字塔敲過它,在泰泊河敲過它,在羅地橋也敲過它。啊,大人,在這裏我可以也敲進軍鼓麼?”
拿破侖無可奈何地轉向德撒:“我們吃敗仗了,現在可怎麼辦呢?”
“怎麼辦?打敗他們!要贏得勝利還來得及。來,小鼓手,敲進軍鼓,像在泰泊和羅地一樣敲吧!”
不一會兒,隊伍隨著德撒的劍光,跟著小鼓手猛烈的鼓聲,向奧地利軍隊橫掃而去,他們不惜流血犧牲,把敵人打得一退再退。德撒在敵人的第一排子彈中倒了下來,但是隊伍並沒有動搖。當炮火消散時,人們看到那小流浪兒衝在隊伍最前麵,筆直地前進,仍舊敲著激昂的進軍鼓。他越過死人和傷員,越過營壘和戰壕。他的腳步從容不迫,鼓聲激昂有力,他以自己勇敢無畏的精神開辟了勝利的道路。
泰勒的實驗
讚美是構成自信的重要元素。
——曼德拉
站在泰勒麵前的海軍上校大約身高1.85米,他的體重大約有240斤,他看起來像一個職業舉重運動員。他是泰勒從聽眾中選出來的一位誌願者。泰勒試圖通過人肌肉的變化了解人的活力所受到的影響。
泰勒向聽眾解釋,隻要你活著,你就會有活力,你的活力會受到周圍許多事情的影響,諸如食物、衣服、藝術、詩歌、音樂等等,但活力充沛與否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生活中的許多因素都有可能會增加你的活力和自信,或者降低你對自己的信心。比如說,一個消極的念頭便會降低你的活力。
現在,泰勒就要通過這位站在自己麵前的將信將疑的上校來證明這一點。
“舉起你的左手與肩平,舉穩別動。”泰勒說道,他站在兩英尺遠的地方看著上校。上校左手平舉,那樣子好像一個人可以吊在上麵。
泰勒告訴他自己會通過向他輸入一個消極的念頭而減少他手臂的力量,聽眾席中立刻發出竊竊的嗤笑,上校也輕蔑地笑了笑。
首先,泰勒給他傳遞了一個樂觀的積極的信息,泰勒抓住他的胳膊說:“上校先生,你無疑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軍官。很顯然你是一位具有領導氣質、意誌堅決、毫不動搖的人。”泰勒試著把他的胳膊往下按,但是他絲毫不放鬆。
上校非常高興泰勒的努力失敗了。接著,泰勒用一種十分嚴肅的口吻說:“但是,有一個問題,上校,科學證明,一般說來,軍人的智力水平普遍低於一般人。”於是,泰勒再次試著用同樣大的力氣把他的手向下壓,他的肌肉向泰勒妥協了,泰勒竟然一下子就把他的手壓了下去。觀眾席中一個個目瞪口呆。
泰勒數百次反複著這個實驗,在劇場裏,在討論課上,結果總是一樣的。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當看完了後半個實驗,即當泰勒發出一個消極的信息並大大地影響人的信念,而使活力消減時,對泰勒的論點就會堅定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