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理想的神秘花園 (5)(3 / 3)

“那麼,老爺爺,”湯姆繼續說,“也許您能聽見美妙的世界位於哪條路上吧?”

老人把頭側向一邊聽了聽,然後又側向另一邊聽了聽,最後搖搖頭說:“我的聽覺也很差了,我曾經聽得見私語的草哩。”

湯姆坐下來,想了好一會。“老人家,”他又說道,“您知道一個我能去的地方嗎?一個能夠找到我的出路的地方?”

“我認為時遊是最好的地方。”說著,老人吱吱嘎嘎地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消失在樹的背影裏。湯姆是個有教養的孩子,他沒有尾隨其後糾纏不休,而是在老樹下安頓了一宿。

當一輪紅日從東方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時,湯姆好像聽到了一聲遠方的呼喚,他隨即站起身來。

他在十字路口上選擇了一條他希望能通往時遊的道路。

湯姆跋涉了很多日子,並且經曆了許多事情。他上山挖金,下海掏珠,爬山鑽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他閱曆大千世界,嚐盡人間甘苦,但他仍然執著地尋覓著時遊。

然而,他終於把時遊撇在腦後。他在自家的房子周圍種起了糧食,種出了一個世界。

即使當他想起時遊,那也不過就像是童年時讀過的一段神話,並沒有因此而攪亂他寧靜的生活。

隻是有那麼一天,當孫子們和年邁的他一起坐在壁爐前,問起那廣闊而又神奇的世界時,老湯姆這才提起他那一段不平凡的生活。

“是的,”他說,“年輕時我周遊世界,為的就是要尋找某件東西,但是尋找什麼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

一些東西找到了,還有一些沒有找著。可重要的是我年輕時遊曆過一番。”

突然他停住了,因為一段縹緲的記憶閃耀在他的腦海。“年輕時遊曆過一番。”時遊!那位老人的話就是這個意思嗎?發現存在於尋覓之中?老湯姆的嘴張了幾下欲言又止。

幾天以後,老湯姆正倚坐在老樹下,突然一位少年帶著仆仆風塵走了過來。

“老人家,”少年說,“我在尋找我的出路,您能告訴我應該走哪條路嗎?”

老湯姆背靠著大樹凝視了一下天空,雲彩正迅速地從他的頭頂飛過。“當然,時遊是我知道的最好地方。”他回答道。他知道這位少年也許要經曆許多年的艱難而又美好的日子後,才會領悟到其中的道理,

然後老湯姆閉上眼睛,安詳地睡著了。

恐怖角之旅

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亨利希·曼

平凡的上班族麥克·英泰爾,37歲那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他薪水優厚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3塊多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隻帶了幹淨的內衣褲,由陽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車與陌生人的仁慈,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美國東海岸北卡羅納州的恐怖角——這隻是他精神快崩潰時所做的一個倉促決定。某個午後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後悔嗎?答案竟是那麼的肯定。雖然他有待遇優厚的工作,有美麗的女友、親友和樂趣,但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麼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經曆過高峰或穀底。

他為這樣的上半生而哭泣。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地為自己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從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一念之間,他選擇了北卡羅萊納的恐怖角作為最終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這個懦弱的37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老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欺負。”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裏路,78頓餐,仰賴82個陌生人的仁慈。

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濕的睡袋裏,也有幾個像公路分屍案的殺手或搶匪的家夥使他心驚膽戰;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住過幾個破碎家庭;碰到過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於來到恐怖角。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16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faire”,被誤寫為“Cape-Fear”。隻是一個失誤。

麥克·英泰爾終於明白:“這名字的不當,就像我自己的恐懼一樣。我現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錯事,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