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機遇成就完美人生 (3)(1 / 3)

要用電話聯絡她,一點也不容易;要對她說心中的感受,更是難上加難。艾莉莎很怕會傷到她,也很怕讓她生氣。可是,很有趣的是,艾莉莎和莫莉一拿起電話開始聊天,她們又恢複到從前的好友關係,她又是以前的那個莫莉了。

她們彼此解釋了心裏的感受之後,艾莉莎才明白她不是惟一受傷的人。艾莉莎不在身邊時,莫莉也沒人可以聊天。除了交新朋友,她能怎麼辦?艾莉莎之前都沒想過莫莉也和自己一樣,當艾莉莎和自己的新朋友在一起時,莫莉也同樣覺得艾莉莎不理她。有時候,艾莉莎甚至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忽略了莫莉。她們聊了很久,聊完後,艾莉莎發現自己用了一大堆麵紙,上麵都是眼淚,可是艾莉莎覺得如釋重負。她們都決定繼續和自己的新朋友交往下去,但是她們絕不會忘記彼此的友誼,也不會忘記一起相處時的快樂時光。

今天,當艾莉莎回想起這些往事,艾莉莎都會心地一笑。莫莉和艾莉莎總算同班了。你知道嗎?她們還是和從前一樣,隻要聚在一起,兩個人就會吵得不得了,給自己製造麻煩。莫莉不再是艾莉莎的好朋友了,她現在比較像艾莉莎的姐妹。她們還是喜歡同樣的東西,聽到同樣的笑話會開懷大笑,喜歡的花一樣是向日葵。艾莉莎永遠不會忘記她。莫莉教給了艾莉莎一個人生的道理,她讓艾莉莎知道人事多變,但是那並不表示你要忘了過去,也不表示你要把它塵封起來。莫莉對艾莉莎說日子要繼續過下去,同時要珍惜所有的回憶。

一席之地

奮鬥、尋覓、發現,而不屈服。

——丁尼生

那天下午天氣陰暗,地下二樓的餐廳裏,每張桌子都坐滿了中學生。有個男孩口很渴,他隻是想要喝點果汁而已。大家坐在離他不遠不近的位置。下節課就要考試了,所有人都還沒複習,大家都很緊張。他離他們的世界好遠,沒有被迫加入他們的世界。

他站在飲水機旁,把手伸進廉價的皮包裏,掏啊掏,想要找些零錢。他抽出了一張皺皺的紙幣,同時緊張地往後麵的桌子看。那張桌子坐著他的同學,都是特殊班的學生。有個6歲的小朋友,在他旁邊教他如何使用自動販賣機。他一直努力把錢塞進那台機器裏,試了好幾次,沒一次成功。

有的學生開始偷笑,有些學生開始對他評頭論足,最後所有的人都哄堂大笑起來,甚至有人開始朝他丟東西。他全身一直在發抖,淚水直流,視線變得模糊。邦妮·馬羅尼看著他轉身坐下,他已經完完全全失敗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決定要對抗那台機器。如果買不到飲料,他絕不離開。

他神情堅決,雖然不知道該把紙鈔塞在哪裏,但還是一直試著把紙鈔塞進機器裏。這時,大家目睹了一件好人好事。有個人緣很好的初三學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她非常同情他。她走到男孩身邊,向他解釋為什麼他的錢塞不進那台機器,之後還給他一些零錢,告訴他該把錢投在那個投幣口裏。男孩把手上的紙鈔給了她,然後選了販賣機上的果汁。最後他們兩個人就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了。

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世界,但是就在那一刻,他們心靈相通,情感交融。那天邦妮離開餐廳時,一直看著那個男孩子。那時候,邦妮覺得他和那張紙鈔很像。他們一開始都不為人所接受,全世界都說他們不屬於那兒。但是那張鈔票在女孩子的口袋裏找到了一席之地,邦妮確信那個男孩最後也會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地方。

不可缺少的自信心

愛不能單獨存在,它的本身並無意義。愛必須付諸行動,行動才能使愛發揮功能。

——德蕾莎

利克曼先生是一位心理學的老師,他布置的作業和其他老師不太一樣,他不會要大家讀1000頁的課文,不會要大家回答每一章的課後問題,也不會要大家從47頁開始做練習題一直做到856頁。他的作業都比較有創意。

利克曼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星期四的功課。他說人的行為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表現。“‘行動勝於空言’這句話絕對有它的用意,”他告訴大家,“通過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知道那個人心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