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陪太太一起熬夜呢?”他的聲音變得很小,眼神看著遠方。“為什麼我就不能多花一點時間陪她呢?為什麼呢?”
參加維修工作的凱特記得那些話在他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個男人正在回想他的一生,他的話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告訴他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來陪伴自己心愛的人。凱特有了好多靈感,他說,那個特別的老男人把我催眠了。凱特之前還以為是自己幫了他,但吉姆的房子根本就不是工作場所,而是一座教室。
四個老化的輪胎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是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羅素
兩個月前,弗克斯把汽車送到車廠作例行檢查。
車子保養得還算不錯,沒有什麼大礙,隻是檢查員認為弗克斯車子的四個輪胎已經“超齡”了,勸他到輪胎店去撤換。
回家後,弗克斯仔細看了看那幾個輪胎,咦,都還蠻好的嘛,輪胎上的花紋,清清楚楚,一點也沒有耗損的跡象;用手使勁敲了敲,結結實實,彈性十足。
於是,弗克斯把那檢查員的話當作了耳邊風。
雨季來了。
一天,當弗克斯駕車在濕漉漉的路麵行駛時,突然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輪胎好似不大願意“聽從”輪盤的控製,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麵上轉彎時,更有一種輪盤與輪胎“各自為政”的感覺。
這一驚,非同小可。
弗克斯趕快把車子駕到汽車修理站。工作人員一檢查,便驚喊:
“先生,你這幾個輪胎,實在太老了,隨時隨地都會爆胎的呀!怎麼你不早一點送來換呢?”
弗克斯含糊地答道:“我一直覺得它們挺新的!”
工作人員一麵快手快腳地把四個老化的輪胎拆下來,一麵善心地對弗克斯解釋:
“現在,製造輪胎的技術很好,輪胎上的花紋,即使在路上滾動10年8年,也不會有磨損的痕跡。不過,你要記住:平均每條輪胎,隻要走上32000公裏,便得撤換了,所以,常走遠程的車,每隔一兩年,便得換一次輪胎;就是走短程的車,隔上兩三年,也得撤換一次輪胎。許多交通意外,都是路上爆胎、車子失去控製造成的!”
經一事,長一智。
弗克斯換了四個輪胎,也上了寶貴的一課。
不同等級的文明
道德修養能達到的最高價段,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製我們的思想。
——達爾文
20世紀60年代早期,有一位很有本事、曾經當過高中校長的人,參加競選美國中西部某一州的國會議員。這個人的資曆很好,又很精明能幹,看來他很有希望贏得這場選舉。
但是在選舉的中期,有一個很小的謠言散布開來:三四年前在該州首府舉行的一次教育大會中,他跟一位年輕教師“有那麼一點暖味的行為”。這真是一個彌天大謊,這位候選人感到非常的憤怒,盡力想要辯解。
在每一次聚會中,他都要站起來極力澄清這項惡毒的謠言。其實,大部分的選民根本沒有聽過這碼事,直到這位候選人自己提出,他們才知道。
結果,這位候選人愈聲明自己是無辜的,人們卻愈相信他是有罪的,真是愈抹愈黑。
群眾振振有詞地反問:“如果他真的是無辜的,他為什麼要萬般地為自己辯解呢?”如此火上澆油,惡化下去,最後他徹底失敗了。而且最悲哀的是,連他的太太最後也轉而相信謠言了。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被徹底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