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天使在人間 (3)(1 / 3)

故事是一個守墓人的親身經曆,是他親眼看到的。一連好幾年,這位溫和的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裏還附著鈔票,要他每周在她兒子的墓地上放一束鮮花。後來,有一天,他們見麵了。一輛小車開過來停在了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的車上,她病得走不動了,請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孱弱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已哀傷得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個禮拜都給你寄錢……”

“買花。”守墓人叫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了。死了正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隻是想再看一眼我的兒子,親手來放這些花。”

小個子守墓人眨巴著眼睛,沒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

“我說,夫人,這幾年您一直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幹了。無人聞,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這麼想?”

“是的,夫人,您別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去醫院的孤兒院,那兒裏的人都很愛花。他們愛看花、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兒墓裏哪個是活著的呀?”

老婦人沒有作答。她隻是又小坐了一會兒,默默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後悔自己的一番話太草率、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送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不錯,她發現了我們大家都懂得卻又常常忘記的道理:活著要對別人有些用處才能快活。

小女孩的禮物

婚姻的價值不在於成人創造了孩子,而在於孩子創造了成人。

——德維瑞恩

這是詹姆斯·道森在《堅韌的愛》中提到的一個故事:

父親到幾家教會分送福音影片,他覺得這是上帝要他做的工作。因為,從前他在監獄裏就是借著這些影片認識了耶穌。他收到了一些錢,回到家,他讓妻子拿8塊錢去買食物。

在商店裏,妻子買了食物,想到明天就是聖誕節,家裏還沒有一件聖誕禮物呢。於是,她忍不住花了一塊錢買了一張金色的包裝紙和一盒錄音帶。

回到家,父親卻為她多花了一塊錢買了他們不是十分需要的“奢侈品”而生氣,他們爭吵起來。就在爭吵的時候,他們3歲的女兒在媽媽的購物袋中找出了那張金紙,就拿到起居間去包在一個小盒子上了。

父親終於發現孩子不在麵前,就去找她。他看見她抱著紙盒坐在地上,盒子上包著金紙,還有半卷錄音帶。他為她糟蹋了這麼值錢的東西而氣憤,他抓起女兒來,狠狠地打了她幾下,然後,把她關進了房間。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一起來就跑到聖誕樹後,找出她的金紙盒,她歡樂地把紙盒抱到父親麵前:

她說:“爸爸,這個給你。”

“哦,謝謝你!”父親為她找到了一些可以當禮物的東西而挨了打感到慚愧。他慢慢拆開包裝紙,打開盒子,卻發現是空的。

父親又生氣了,說:“你為什麼給我一個空盒子?”他衝孩子吼起來,“你送禮物給人家的時候,應該放一個禮物在裏麵!”

“哦,不是的,爸爸,”小女孩天真地仰起臉來,“這個盒子不是空的,它裝滿了愛和親吻呢!昨天我站在那裏,為我的爸爸把親吻和愛都使勁吹進去了,那都是給你的。”

父親忍不住了,他哭泣著抱起女兒,請求女兒原諒,並且跪下來向上帝懺悔。

父親把紙盒放在床邊,在後來許多困難的歲月裏,在他情緒惡劣的時候,他就默默地打開紙盒,從裏麵“拿出”女兒的親吻,然後輕輕抬頭說:“謝謝,上帝。”

鮮花中的愛

隻要我們還能喪失某些幸福,就說明我們還擁有一些幸福。

——塔金頓

父親第一次送鮮花給佳迪·庫爾特是9歲那年。那時,她參加了6個月的踢踏舞學習班,準備迎接學校一年一度的音樂會。作為新生合唱隊的一員,佳迪感到激動、興奮。但她也知道,自己貌不出眾,毫無動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