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一字儒”龐德(1)(1 / 3)

“龐德學”著作,已經在西方各大學英語係圖書館占了整整一書架,但是《龐德與中國》,延遲多年,最近剛有一本文集出版。

不是因為課題不重要,恰恰相反,這課題覆蓋了龐德研究的全部領域,比任何其他題目都難寫:龐德的博學中的真真假假,隻要仔細考證,總能理清,而且經過許多學者多年的努力,基本上也理清了。龐德對中文的無知胡解,或者說創造性誤讀,是龐德研究中最難的地方,也是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最困難題目。儒學和中國詩學,本身就太複雜,加上龐德的《詩章》又過於難懂,因此,這課題至今沒有得到認真研究。本文能做的,充其量隻是作一個簡單介紹勾勒,以期待有雄心的中國比較文學學者最終寫出這本補缺門的書。

《詩章》共117章,加上龐德1972年去世後編定本附加的若幹斷章。研究者一般把《詩章》分成早期與後期,作於1945年的《比薩詩章》,即72章起,為後期《詩章》。前期《詩章》裏,中國主題很重要,但並非貫穿性的;後期《詩章》裏,中國主題幾乎無所不在。前期《詩章》寫中國的,是第13章,寫到孔子一邊散步一邊教導學生,詩句多從《論語》法譯本化出,沒有用漢字;52到61共11章,史稱《中國詩章》,把中國曆史從堯舜到雍正按年代順序排了一遍。這部分材料來源清楚,線索整齊,可能是《詩章》中最笨拙的一部分,但最容易理清楚。已經有一本英文書對此做了討論。後期《詩章》有關中國的內容,邊界就不是如此分明,儒學成為全部章節的展開支柱之一,可以說,後期《詩章》中龐德最深沉宏博的詩篇,是建築在他對佛學的獨特理解之上。

中國史詩章與美國史(亞當斯)詩章,出版於1939年。龐德認為他的《詩章》已經完成,天堂以及通向天堂之路已經找到,餘下的隻是給詩章寫個有力的結尾,把曆史上的錢幣經濟學結合進重返盛世樂園的努力之中。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打斷了他的寫作,龐德開始在羅馬電台作反美宣傳講話。1943年7月盟軍攻入意大利,龐德一時無所適從,隻在他居住的拉巴洛地區的知識圈繼續寫經濟問題的文字。此時他用意大利語起草了詩章72與73(《禮記》篇章),同時開始譯《論語》,並以“反躬自省”為座右銘。

1944年8月,龐德被意大利遊擊隊逮捕。他匆匆帶了一本上海商務版中英對照理雅各譯儒家經典就被帶走,此後他從一個軍隊單位轉送到另一軍隊單位,最後駐意美軍決定把他拘留於比薩市附近的一個美軍軍法處的“整紀營”,此監獄專門關押美軍中的殺人犯、強奸犯等特殊重犯。

開始時龐德被囚於一個半露天的籠子中,幾乎暴露於野外。後來條件稍有所改善,他開始用一架舊打字機重譯儒家經典。龐德後來說,是這本中國“聖經”救了他,使他免於身心崩潰,因此他欠孔子的情。

在比薩監獄裏,龐德完成了詩章第74至84,史稱《比薩詩章》。這11章龐德是作為遺言來寫的,因為當時的情勢,他很可能以叛國罪處極刑。全書形散而神不散:一生中的事業、朋友和關於儒家盛世觀的信仰都彙集到詩章中。監獄生活,死的預言,對比於周圍的群山(他比之於泰山,比之於海倫的雙乳)的永恒,使《比薩詩章》成為龐德最富於詩歌張力的傑作。

“詩章第74”開場就指剛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又一次浩劫:

夢想的巨大悲劇落在農民

彎曲的背上。

而橄欖已經不會被風吹白,也不會在“江漢”的水中漂洗。由此,“詩章第74”進入了對曆史悲愴的指責,詩人幻想的盛世從來沒有這麼遼遠,在那種盛世中,農民耕地,不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