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一個輕鬆的學習者(1 / 3)

每一個平常的日子,我們都在運用我們的腦力。無論是工作、個人興趣的轉變,還是軟硬件設備的更新,都要求我們學習新的技能。報紙、報告、傳真、電子郵件和教科書等,無不包含我們爭取事業和個人進步所需要的信息。老板、教師、同事、電視新聞播音員、朋友和家人也經常告訴我們一些值得認真聽取的重要信息。無論哪個方麵,都需要我們記憶大量事實;而且,無論辦公室、教室還是家庭生活,都有成打成打的——即使不是成百成百的——專業或個人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

為了跟上周圍世界的飛速發展,我們每一天都必須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運用各種腦力。大多數人覺得要做到這樣很困難。我們常常感到自己的腦力不足以滿足職業、教育和家庭的要求。有多少次,當你在某種情境下感到自己的腦袋不夠用時,希望自己能多長一個腦袋。

如果你能使你的某種腦力成倍增長,你希望它是哪一種腦力呢?對你來說,哪一種腦力最重要?你希望自己能夠:

記得更牢?

讀得更快?

聽得更清?

更有效地思考?

學得更好?

請看上麵列出的五個項目,問問自己,哪一項最難改善和提高?

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請再看看上麵列出的項目。其中有一項包含著其他四項的內容。一旦你使這項能力成倍提高,其他四項能力就會自動地成倍增長。你能說出是哪一項嗎?

答案是學習能力。提高你的學習能力,將使你的整個腦力得以提高。也許你先前選擇的是“聽得更清”,請想想你為什麼希望自己聽得更清呢?因為隻有聽得更清才能夠記得更牢。那你為什麼想記得更牢呢?因為記得牢才好用。當你充分地利用了你所聽到的內容,你會取得什麼結果呢?從中學到東西。

學習能力可以說是最基本的一種腦力成分。它甚至是思考能力的基礎。無論你多麼聰明伶俐——如果你不學習任何東西——所有的腦力都將浪費。相反,即使你有些遲鈍——隻要你能學習——你也會發現自己的腦力綽綽有餘。

提高你的學習能力,你的腦力就會自動提高,你的閱讀能力和記憶能力也會自動提高。如果你學得更好,你就可以讀得更快、記得更牢,甚至更有效地思考。

然而,大多數人認為,在上述五個項目中學習能力是最難提高的。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聽得更清、讀得更快、記得更牢、更有效地思考。然而,他們同樣相信,學習能力是天生的、難以改善的;你要麼天生就會學習,要麼天生就不會。

一些人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會學習,而且這種狀況無法更改。就像一個人沒法改變自己的身高或樂感一樣,人們對自己天生的學習能力無能為力。他們相信自己永遠學不會如何更好地學習。

你很可能對自己的學習抱有同樣的想法。事實上,成百上千的人——也許更多——也這樣想。他們完全相信,自己天生不幸,位於速度最慢的學習者的行列,似乎其他任何人都比自己更擅長學習。你很可能也這樣想。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些我們認為比自己更擅長學習的人往往也視他們自己為差勁的學習者,他們會認為我們更加擅長學習。顯然,這種情況有些不對勁。事實上,導致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是人們頭腦中存在著許多有關學習的錯誤假設。

首先,你認為自己是個糟糕的學習者。人們之所以遭受這一錯覺的折磨,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我們小時候所受的教育。當時的整個教育製度都在向我們灌輸過時的——甚至更糟的——阻礙創造力的學習方式。這些陳舊的方法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多於收益,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難而不是更容易。

學校教育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教孩子死記硬背。學校常常要求孩子成百上千次地重複名字、日期和事實,直到這些內容在他們的記憶中生根為止。所有有關學習的教育也不過如此。

這樣的教育一開始就沒什麼成效。我們大多數人到周末時已經把本周學過的內容忘掉差不多一半。等我們長大成人時,遺忘的內容已超過99%

很明顯,讓人們繼續在如此低效的方式下求學、生活和工作,是非常荒唐的。想一想,你每天需要學習多少東西,再想象你通過數十次數百次地重複來學習,即使花一周的時間,你仍不能學完它們。這也許就能解釋,為什麼你會在急速膨脹的信息麵前不知所措。

隻要上述教育製度——以及我們慣用的學習技能——繼續起作用,那麼近百年來有關人類如何獲取和記憶信息的研究成果就難以派上用場。其後果是,我們隻能掌握一些粗淺的、低效的學習方法,而事實證明,僅僅依靠這些學習方法我們將無法應付任何學習挑戰。這些學習方法不僅不能加速,而且可能延緩我們獲取知識的進程,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付出成倍的努力。

由於從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學習,於是我們隻好依靠自己,努力掌握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其結果往往是,我們隻吸收了那些需要我們掌握的知識技能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由於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有效地記憶,於是我們常常會在測驗或會議時忘記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由於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有效地閱讀,於是我們發現閱讀書籍、雜誌和報告是非常痛苦、緩慢而缺乏成效的事;由於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有效地傾聽,於是我們發現每當報告或講座結束時,我們曾經聽過的東西就像沙子從漏鬥滑過一樣,從我們的頭腦中流走;由於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有效地思考,於是我們常常鑽“牛角尖”,得出錯誤的結論,而且似乎總比周圍的人“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