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檔案10(1 / 2)

一路恍惚,葉曦將車子開到虐童案臨時指揮所——南陵區分局。

車子熄火,葉曦拉開車門,見韓印仍然一動不動呆呆地坐著,知道他的情緒還沒有緩和下來,便又關上車門,陪他靜靜地坐在車裏。

過了一會兒,韓印緩過神來,長舒一口氣說道:“不好意思,我有些失態,對於我的專業來說這種案例並不少見,但現實中還是第一次碰到,心裏有些緩不過勁兒!”

“是啊!你說這人怎麼能狠得下心對孩子做那樣的事啊!”葉曦深有感觸地點頭說道,“別說你,我幹了這麼長時間的刑警,今天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案子。不過能這麼快破案,還真讓我長了些見識,說說在這件案子上你的思路吧,也讓我學習學習。”

“你別這樣說,其實論實踐經驗我比你差多了,隻是案子恰巧與我的專業有關,所以要顯得比你這樣的一線刑警多些經驗。”韓印知道葉曦是在分散他的注意力,好讓他快點兒將情緒平複下來,便擠出一絲笑容說,“你要是真想聽,那我就說說。

“關於青少年、兒童失蹤案,不外乎四種動機:拐賣、綁架、報複家長、強奸。在這起案子中,孩子年齡偏大,首先可以剔除拐賣;再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一般,綁架也可以排除;而從女孩父母的人品以及他們與周圍人群的相處情況看,報複一說也可以排除;剩下的便是強奸,鑒於小女孩的外在條件,我覺得凶手可能是有戀童癖好的人。

“戀童癖者皆為男性,變態癖好主要是由於後天心理發展不正常造成的,侵害對象年齡從三五歲到十六七歲的都有,侵害對象有的隻針對男童,有的隻針對女童,也有的不分性別。侵害對象為男童的多為同性戀,年齡結構在青壯年左右。他們有的是因為童年時期也曾被男性猥褻或者雞奸,成年後帶著報複和尋求快感的心理,便成為戀童癖者;有的是因為社會壓力大,所處環境複雜,對成年人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感到厭倦恐懼,進而想尋求簡單安全的交往,便會把興趣轉化到單純的孩子身上;有的是因為社會地位低下,家庭關係不和睦,反複遭受妻子和其他成年女性的侮辱,這種人要麼對成年女性憤恨至極,要麼便厭惡無比,從而把興趣轉到男性身上,但由於很難找到合適的男伴,進而對兒童施暴;還有的跟上一點差不多,本身是同性戀,但所處環境無合適的伴侶,便以男童代替……還有很多情形,就不詳細說了。

“重點要說的是侵犯女童的戀童癖者的側寫。這種案例,受害人要麼年齡偏小,要麼思想幼稚,易於哄騙和恐嚇。而犯罪人多為智能發育遲滯、慢性酒精中毒、殘廢、年老者等,其中尤以中老年單身男性居多。他們接觸正常成年女性的機會較少,或者無法受到青睞,又或者因為性功能障礙無法正常性交,故將滿足性欲的對象轉向年幼女童。剛開始出發點可能還在於滿足正常性需求,一旦在年幼女童身上體會到快感,便會形成一種慣性,長此以往,對成年女性也會失去興趣。他們的獵取目標的範圍,多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如鄰居、朋友、親戚,以及日常能夠接觸到的女童。

“所有戀童癖者的伎倆,無非是初時允諾給孩子某些好處,騙取孩子信任,對孩子性器官進行窺視和撫摸,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隨著接觸的次數增多,心理滿足便會演變成生理滿足,即出現性交要求。

“那麼回到案子:外表稚嫩、心思單純的小女孩失蹤,對應犯罪人很可能是一個中年以上的男子。他單身,有單獨住所,與小女孩有交往,是小女孩熟悉的人,會帶小女孩玩,送她禮物,經常出沒在小女孩日常活動的區域。當然有一點是我尤為擔心的,那就是有些戀童癖具有畸變的暴力傾向,我們稱之為攻擊型的戀童癖者。他們由於各種原因而存在一種攻擊心理,想借助於折磨兒童而發泄出來。他們往往會用各種險惡的手段來糟蹋兒童器官,甚至殘忍殺害兒童,虐待兒童屍體,等等。我特別擔心小女孩會遇到這種人,好在先前她的屍體還未出現,我便懷著一絲希望,希望犯罪人有理智,不要把強奸演變成殺人,或者遲點兒下殺手。因為對更多的戀童癖者來說,他們沒有殺人能力,當受害人突然反抗,表示要告訴父母時,他們往往無所適從,隻是本能地把孩子綁起來,限製他的自由,然後才會去考慮如何處置。也許最後他們會決定殺死孩子,但這個考慮會有一個時間長短問題,不過一旦感受到壓力,便會加速他們行凶。”

“我明白了,所以當你獲悉王虹父親已經與廢品收購站老頭有過接觸時,罪犯會表現出一副‘打草驚蛇’的模樣。”葉曦使勁點點頭,接下韓印的話說。

“對,我當時特別擔心由於感受到來自女孩父親的壓力,凶手會下定決心殺人滅口。”

“幸虧有你,否則女孩不但被糟蹋了,恐怕連命也保不住。”葉曦頓了頓,將問題轉到前五起案子上,“那麼東街的虐童案,凶手首起選擇的目標也是個年幼女童,這是不是意味著他應該是一個中年以上的男子?”

“不一定,上麵所說的隻是大概的方向,具體案件要具體對待。”韓印思索了一下說,“東街的案件,犯罪人肯定也具有戀童癖好,他在誘拐了一個女孩之後,又對四個男孩伸出了魔爪,並極有可能殘忍殺害了這些孩子,那麼他的身份構成以及戀童癖好形成的原因,就相對要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