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檔案11(1 / 3)

失蹤者是一個8歲的男孩,名叫郭新,就讀於本市第三小學二年級,今晨7點左右離開家上學後失蹤。小男孩品學兼優,從不涉足網吧和遊戲廳等地,也從未有過因貪玩耽誤上學的記錄。上午上完第一節課,校方仍未見到孩子身影,故與家長聯係,家長才知道孩子不見了,遂在居住地與學校附近尋找,無果後於中午到派出所報案。小男孩隨父母由外地來本市打工,一家三口租住在紅旗東街2路汽車終點站以北的棚戶區,上學路途與第一起失蹤的小女孩劉小花一致。

這一失蹤男孩的背景信息,使韓印更加確定他對凶手居住方位的判斷,顯然凶手受到西街女孩王虹失蹤事件的刺激,抑製不住作案的衝動,於是在一大早劫持了郭新。

又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解救任務,鑒於韓印在極短時間內成功破獲西街女孩失蹤案,此時局長幹脆把他推到前台,由他來部署具體的搜索方案。

南陵分局的會議室相對狹小,裏麵擠滿了等待指示的各級警員。韓印站在會議室正前方的一塊白板前,指著粘貼在白板上麵的一張方位圖上一個大大的黑點說:“這裏是首起案件失蹤者劉小花的家,我需要一組人員圍繞這個點在方圓百米之內進行密集搜索,同時還要有一組人員在這個區域……”韓印又在方位圖上畫了一個圈說,“這個區域裏,包括了紅旗東街2路汽車終點站以南的兩家網吧和一家遊戲廳,我需要你們搜尋和打聽這樣一個人: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大概在一年半以前開始活動在這個區域;由於從去年10月開始密集作案,焦慮和恐懼會讓他的外在形象有所改變,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他變得比先前明顯瘦弱得多;他外表看上去老實沉穩,少言寡語,很少與成年人交流,但喜歡和兒童、青少年接觸;他是一個前科犯,但不會對別人提起,偶爾提到他的過去,他可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光榮曆史但鬱鬱不得誌的人,又或者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命運極其悲慘的人,從而博得別人的同情或降低對他的戒備。另外,為了防止其他意外發生,需要一組人在孩子居住地和學校附近找尋潛在的目擊證人,還要一組人去孩子的家中,以防有勒索電話打來。”

“韓老師的話,大家都聽清楚了吧?”韓印的話音落下,局長接著下達命令,“被害者居住地附近的搜索工作由葉曦負責,網吧遊戲廳區域的工作由……”

局長一聲令下,全員即刻行動,韓印隨葉曦、康小北等人火速趕到搜索地點。

首起失蹤女童劉小花家方圓百米之內,有50多所棚戶房和七八處破舊的矮樓,租住的基本上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這個時間他們大都出外打工了,家裏有人的並不多。搜索小組不能破門而入,隻能翻進院牆隔著窗戶大概向裏麵張望,能聯係到房東的,立刻讓房東拿來鑰匙開門,因此搜索進展相當緩慢。

時間每流逝一點兒,孩子的處境就更加危險。大家的臉上都寫滿焦急,好在另一組傳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他們將韓印對凶手所做的側寫,描述給網吧老板和一些常客聽,他們不約而同說出一個人:老頭。“老頭”是那個人的綽號,東北口音,真名沒人知道,也不知道他具體的住址,隻知道他大概住在附近。

韓印和葉曦等人開始在搜索區域內,打聽操著東北口音一個叫“老頭”的人,結果出奇地順利。在女童家南麵不遠的一個狹窄的胡同口,有幾個老大爺正圍在一起下棋,聽到搜索小組的詢問,大爺們都說“老頭”經常蹲在胡同口悶著聲看他們下棋,其中一個老大爺指著距離胡同口第三家的位置,說那裏就是“老頭”住的地方。

這是一棟灰色的非常破舊的兩層樓房,底層院子中間砌著一道磚牆把東西兩邊的屋子分隔開。兩邊屋子各有各的房門,各有各的院子和院門。此時東側院門被一把大鎖鎖著,西側院門緊閉,推不開,應該是從裏麵上了鎖,一股濃濃的燒酒味道從院子裏傳出來。

隨著康小北一頓猛烈的敲擊,西側院門敞開一條縫,一個50多歲的胖女人露出半拉腦袋來。

胖女人先是有些惱怒,但見到自家門前圍著的是十幾個警察,神色頓時慌張起來,說話也有些不利索了:“你,你們找誰啊?”

“這是你的家?”康小北問。

“我,我是租住在這裏的。”胖女人哆哆嗦嗦地說著話,仍不肯把門全打開。

“把門打開!你院子裏怎麼酒味這麼濃。”康小北厲聲問道。

胖女人有些不情願地把門全部打開,低著頭,揉搓著衣襟說:“俺和俺男人是做散白酒生意的。”

葉曦打量幾眼西側小院,院裏有一些造酒的設備,很明顯這是個沒有執照的黑作坊,但眼下沒有工夫計較這些。“你們這裏都住些什麼人?”

“二樓住的是房東兩口子,俺住在西邊,東邊住著一個30多歲的男人。”胖女人說。

正問著胖女人,由東側外牆旁邊的灰白樓梯上下來一個50多歲的矮個兒男人。胖女人好像遇到救星似的,指著矮個兒男人說:“他是房東,有啥事你們問他吧。”說罷便趕緊縮回自家小院裏。

“這院裏住著什麼人?”葉曦指著東側小院問房東。

“哦,是個東北人。”房東說。

“他幹什麼的?叫什麼?”葉曦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