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又見黑暗。總是黑暗。
為什麼把我關在黑屋子裏?
為什麼叔叔一來你就對我不好了?
媽媽,我會乖乖的,放我出去吧!
媽媽我怕!我好害怕啊!
爸爸,爸爸,你快回來,救救我……
黑暗的臥室,男人猛地由床上彈起,發瘋似的奔向牆上的電燈開關。一路由臥室、到衛生間、到客廳、到廚房,最後到另一間臥室,打開家中所有可以打開的燈。
他癱軟在另一間臥室門口,大口喘著粗氣,仿佛劫後餘生。床上的女人動了動身子,轉頭冷漠地盯著男人,旋即又埋頭睡去。
“對不起……做了個噩夢……”男人虛弱地說。
可以說,虐童案中韓印的表現是神一級的,本以為就此專案組會很順利通過他對“1·4”碎屍案的分析報告,未料到胡智國和付長林等人仍然執意反對。好在有武局長在中間斡旋,經過幾輪激烈爭論博弈後,意見才最終達成統一。武局長特意強調,此番仍然開啟“1·18”碎屍案卷宗,目的是由調查記錄中找出隱藏的“1·4”碎屍案凶手,並非要並案調查,兩案凶手也絕非同一個人。希望各組人員在調查當中保持理性,避免混淆,把精力集中在“1·4”碎屍案上。同時,為了平衡胡智國和付長林以及組裏部分警員的情緒,局長也做了相應的妥協,同意如果在調查中發現對“1·18”碎屍案有價值的線索,可以調配適當的警力予以追查。而最後局長也清醒地指出,犯罪側寫報告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在調查中發現可疑嫌疑人,即使不在報告範圍內也仍舊要認真調查。由於積案組對“1·18”碎屍案案卷資料更為熟悉,在付長林的建議下,會上還宣布將積案組警員杜軍和姚剛充實到專案組。
韓印的分析報告明確指出,“1·4”碎屍案凶手當年曾親身經曆過“1·18”碎屍案的調查。雖然在隨後的“側寫”報告中,他又進一步給出了凶手的背景特征,但總體來看範圍仍很大,他建議專案組按嫌疑大小,分三個順序排查:首先,嫌疑最大的,當屬當年與被害人尹愛君有過親密接觸的群體,主要是尹愛君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以及同學、朋友等;次之,是與尹愛君有過接觸但未有深交的人群,主要有尹愛君古都大學校友以及未教過她的老師;最後,是那些曾作為重點嫌疑人,被警方反複排查過的一部分人。
葉曦在韓印建議的基礎上,決定三方麵同時進行,並做了分工:第一檔嫌疑人由韓印和康小北負責排查;第二檔嫌疑人由杜軍和姚剛負責;第三檔嫌疑人的排查難度最大,範圍最廣。當年警方曾圍繞古都大學以及第一拋屍現場,對附近的出租屋,單身居住男性,尤其是針對刑滿釋放人員進行過大規模的反複盤查。時隔16年,這部分人的分布已經相當複雜,那麼負責排查的,必須是一個職業經驗豐富、對地理環境和案件細節非常熟悉,最好是當年專案組成員的老刑警,由他來遵循側寫報告的指引,有針對性地領導排查,這個人當然非付長林莫屬;而葉曦則負責銜接各組信息,協調警力。
散會之後,各組人馬立即投入各自的任務當中。
康小北本以為韓印會直奔古都大學,沒承想,他要求先去見見報案人沈秀蘭。
沈秀蘭的情況,專案組先前已深入調查過。她有一個三口之家,丈夫早年是石化廠工人,後下崗自己做點兒小買賣,有一個女兒目前還在讀書。沈秀蘭做了二十多年的環衛工人,這二十多年來,她始終負責華北路路段的清掃工作。因此成為兩起碎屍案的第一報案人純屬巧合,所以康小北覺得沒必要在她身上再浪費時間,但韓印執意要走訪,他也不好多說什麼。車行到半路上,路過一個水果攤兒,韓印下車買了個果籃,康小北便覺得此行不像走訪嫌疑人,倒更像探訪病號。
一位哲學家說過,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同樣,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同一地點,先後目擊過兩次碎屍案,成為第一報案人的概率,恐怕也小得可憐。但偏偏就讓沈秀蘭給趕上了,這種倒黴的遭遇,把她的生活攪得一團亂。沈秀蘭自年初發現碎屍之後,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都非常糟糕,已經無法正常工作,好在單位予以諒解,批準她在家先休養一段時間,再做安排。
16年後,沈秀蘭仍舊住在原來的地方,應著韓印和康小北的敲門聲,為兩人開門的是她的丈夫丁大民。
乍一見到陌生人的沈秀蘭,臉上表情很是緊張,待丁大民解釋兩人是警察後,情緒方緩和了些。丁大民把兩人請到客廳中落座,吩咐沈秀蘭去燒水沏茶。康小北本要推辭,被韓印用眼神製止住,他正要找機會和丁大民單獨聊聊。
丁大民一看就是那種憨厚的老實人,為韓印和康小北遞上煙,二人表示不會抽煙,他便自己點上一支默默地抽著。
韓印朝廚房方向瞅了一眼,輕聲說:“這些日子不好過吧?”
丁大民擠出一絲憨笑,無奈地說:“趕上了,沒辦法。”
“大媽現在身體怎麼樣?”
“她原先血壓就高,心髒也不太好,這回折騰一下,病情有些加重。去醫院看了,醫生給開了些藥先吃著,過段時間等她身子不那麼虛了,我想讓她做個心髒支架手術。”
韓印點點頭,接著問道:“遇上這種事,我想大媽肯定被嚇得不輕,不知道會不會給她心理方麵造成損傷,她近段時間有沒有什麼異常或者過激的舉動?”
“大叔,韓老師是心理方麵的專家,大媽有什麼問題,你盡可以跟他說,讓他給診斷診斷。”康小北從旁邊插了一句。
隻見丁大民眼睛裏閃過一絲光亮,旋即低下頭陷入沉思,像是在用力回憶妻子近來的表現,過了好一會兒,他抬起頭緩緩說道:“她成宿成宿睡不好覺,好容易睡著了又會被噩夢驚醒,經常心事重重、慌裏慌張的,膽子變得特別小,吃飯也吃得很少,而且脾氣大了許多,有時發起脾氣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不知是被韓印提醒了,還是先前沒好意思說,丁大民突然一股腦兒說出一大堆妻子的毛病。這也正是韓印擔心的,沈秀蘭的症狀很可能是心理受到創傷後的應激反應,這種心理障礙如果不及時診治,對患者身心的折磨是非常大的,情形嚴重的話,患者會在極度焦慮中以自殺尋求解脫。
擔心嚇著丁大民,韓印斟酌著字眼,謹慎地說:“我覺得大媽可能是在極度驚嚇中,心理受到了某種創傷,我建議您抽空帶她去心理專科看看。”
聽了韓印的話,丁大民倏地皺起眉頭,張張嘴看似要說什麼,末了,不知為何卻未說出口。
“是經濟上有困難嗎?”韓印見丁大民猶豫的樣子問道。
“不,不!”丁大民連搖頭,“我生意現在做得不錯,還雇了兩個夥計幫我,收入挺可觀的。”丁大民頓了頓,“如果像您所說的,那應該怎麼治?”
“這得需要您帶她去就診,確定了病情才能對症下藥,不過通常都是以專業醫生的心理輔導,配合服用抗抑鬱、抗驚厥的藥物來治療。”韓印露出一絲遺憾的表情,“很抱歉,我在本市待不長,不能給您太多幫助,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或者需要建議的話,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韓印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名片遞給丁大民,他雙手接了過去,像捧著寶貝一般,重重點了點頭,眼裏充滿感激之情。
“那我們就不打擾了。”韓印和康小北起身告辭。
“不打擾,我應該感謝你們才對,這麼忙還想著老婆子的身體。再坐會兒吧!這老婆子真是的,這麼長時間茶還沒沏好……”男人一邊嗔怪老婆,一邊極力挽留兩人。
“是啊,喝口茶再走。”沈秀蘭從廚房出來虛弱地說,“新樓還沒有煤氣,微波爐燒水太慢,你們再稍等一會兒,馬上就好。”
“不了,我們還有任務,改日再來拜訪,有事您可以給我打電話。”韓印推辭著說。
夫妻倆送韓印和康小北出門,望著他們的身影從樓梯口消失。丁大民扭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妻子,微笑瞬間被愁雲取代。
出門,上車,發動引擎。
剛才在沈秀蘭家,韓印自始至終未提過一句案子方麵的問題,因為他就是專程去探望沈秀蘭的,他預料到沈秀蘭可能會因驚嚇過度產生一些心理方麵的不適,所以想提供力所能及的一些幫助。此時明白了韓印的用意,康小北心下不禁對他敬佩不已,本想由衷稱讚幾句,但見韓印望著窗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便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專心致誌地開車。
一刻鍾之後,汽車駛入古都大學校內。在古都大學,他們第一個要走訪的嫌疑人,是尹愛君當年的班主任黃傳軍。這個黃傳軍,自己學生失蹤了九天,他竟渾然不覺,實在有失班主任之職。
按慣例,要先和學校保衛科打聲招呼,韓印也正好可以從側麵了解一下黃傳軍近來的表現。
兩人來到保衛科,做了自我介紹,請求協助。
還未等韓印發問,保衛科長先擺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說:“聽說那凶手又殺人了?”
“哪個凶手?”韓印明知故問。
“就當年殺尹愛君的那個啊!這附近都傳開了,說凶手是電視上演的那種連環殺手?”
“行啊,我們刑警隊還沒怎麼著呢,你倒是先把案子定性了。”康小北揶揄道。
“都是小道消息,胡說的,胡說的,說錯了,您二位別介意。”保衛科長賠著笑,“對了,需要我協助你們做些什麼?”
“尹愛君當年的班主任還在學校嗎?”韓印問。
“在啊!不過他不教學了,調到學校圖書館當管理員了。”保衛科長歎息道,“當年案子出了之後,黃傳軍因失職被學校從班主任位置上撤下來,還給了他一個內部處分,自此便沒得到重用過。後來他自己的生活也不如意,結婚沒幾年便離婚了,老婆改嫁。反正他一直都比較消沉,工作狀態總是調整不好,學校隻好把他安排到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