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詩詞七講1(3 / 3)

集句聯和摘句聯的出現是因為對聯和詩、詞在格律上的緊密關係所致,詩詞都非常注重對仗,有著嚴格的韻律,尤其是律詩。過去有些文人聚會,喜歡玩集句作對聯的遊戲。比如說,要求是上聯有“女”,下聯有“花”,而且兩字都要處於第二個字,詩句要來自唐詩。有人思考片刻,寫出對聯:

青女素娥俱耐冷,名花傾國兩相歡。

上聯來自李商隱的《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蛾懼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青衣和素娥都是冰肌玉骨的絕代佳人,越是在寒冷月色的籠罩下,越能顯示出他們的冰清玉潔之美。在這裏,耐寒的“青衣”和“素娥”又是霜和月的象征,描繪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也反映了詩人在混濁的現實環境裏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願望。下聯來自李白的《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名貴的牡丹和傾國的美人相映成趣,與“人麵桃花相映紅”實屬異曲同工之妙,寥寥數字,就將楊貴妃的雍容華貴描繪地恰如其分。

再比如,要求第一個字是植物,花草樹木都可以。有人作出對聯:

荷風送香氣,鬆月生夜涼。

上下聯都來自孟浩然。上聯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下聯出自《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荷花本是淡淡的香氣,但因一陣陣清風吹過,香氣吹散開來,路過的行人也能聞到花香;夜本已相當清冷,加上月光照映下鬆樹的影子,更添涼意。

有的時候,連用一些特殊的名稱也可以營造出別樣的韻味。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是曆史上有名的才女,她也是作對聯的高手。有一次,蘇小妹去看望在外為官的蘇東坡,兩人月下對飲,蘇東坡聽說妹妹才學大有長進,便想考她一考。於是,便出了一個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簫,風前吹出聲聲慢。

出句意境優美,宛若天仙的女子纖手持玉簫,迎風吹曲,悠揚的樂聲隨著風飄向遠方,若有若無。而且,還串進了《水仙子》、《碧玉簫》、《聲聲慢》三個詞牌名和曲牌名。正在小妹思考對句的時候,一個穿著紅色繡花鞋的小丫頭,踏著月光前來送茶,嬌小的身影在月光下愈發動人。蘇小妹當即對出下聯:

虞美人著紅繡鞋,月下行來步步嬌。

不僅意境與蘇東坡的出句可以媲美,恰似不相上下的兩幅美人圖,而且也串進了《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三個詞、曲牌名。

對聯的詩詞韻味除了借助這種極為特殊的集聯中得到體現外,很多自創的對聯也有完美的展現。比如杭州中山公園“西湖天下景”亭亭柱用行書和草書相間寫成的疊字聯: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這副對聯有很多種讀法,可以逐字讀,為“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也可以講行書和草書分開讀,為“水山處明秀,晴雨時好奇”;亦可跳讀,“水水明,山山秀,處處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時時好奇”。無論用哪一種,讀起來都自然流暢,各有一番詩情畫意,簡單的十組疊詞便道出了西湖旖旎的山光水色、各有風味的晴雨景象。

再比如,鄭板橋題真州江上茶肆聯,茶肆就是茶樓:

山光撲麵因朝雨,江水回頭為晚潮。

煮酒喝茶,早上放眼遠眺,青翠的山因為被早雨洗過,愈發顯得明豔動人,樹葉的清新混著泥土的芳香隨著霧氣迎麵而來;晚上憑欄望去,滔滔的江水一波接著一波向岸邊湧來,就像趕集的人群抑或嬉戲的孩童,熱鬧非凡,這都預示著更加壯觀的晚潮就要來臨。小小的茶樓,山水相映,早晚景致各有風味,怎能不讓人流連於此?

集聯有現成的詩詞意境可以挪用,隻需要注意使用得恰到好處。自創聯要想有詩詞的韻味,則得在用字和修辭上下功夫。對聯一般而言都短小精悍,所以如何用字,怎樣用好字,在對聯中較之其他文體尤為重要。有時,詩詞的韻味往往體現在一兩字之間。相傳俞伯平的曾祖父、清代著名學者俞樾一次與夫人去遊覽靈隱寺,來到飛來峰下的冷泉亭旁,看到明代大畫家董其昌為冷泉亭書寫的對聯:“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夫人覺得這副對聯寫得非常妙,便請丈夫用對聯作答,俞樾隨口答道:“泉自有時冷起,峰從無處飛來”。夫人聽了,笑著說,那還不如“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夫人的答聯巧用複字,比之俞樾更為有趣、更為深邃,頗有禪理的韻味。

用字有很多種方法,除了這裏提到的複字、上麵提到的疊字,還有隱字、拆字、析字等。比如袁世凱想稱帝複辟時,有人寫聯諷刺他: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

這聯並不是嚴格地符合平仄規則,但是其隱字值得讚歎。上聯少“八”,下聯少“恥”,加起來便是“王(忘)八無恥”,表麵上看起來沒有任何不敬之詞,卻暗藏罵詞,辛辣地嘲諷了袁世凱的可恥行徑,言外之意豐富而表現巧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