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將雇員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分不同情況計算。
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計算公式為: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計算公式為: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
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6-2】東方房地產公司2010年12月發放甲某工資1000元,加班獎2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20000元,計算公司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
20000÷12≈1667(元)<2000(元),因此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0%和25元。
當月工資為1000元,加班獎200元,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為2000-1200=800(元)。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20000-800)×10%-25=1895(元)
2.對企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對企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或(納稅年度收入總額-必要費用)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不足一年的,以實際經營期為納稅年度。
(對企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元)1不超過5000元的部分502超過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2503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12504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42505超過50000元的部分356750【例6-3】東方房地產公司2010年5月1日,與甲某簽訂承包合同經營裝修公司,承包期5年。2010年裝修公司實現承包經營利潤120000元,按合同規定承包人應從利潤中上繳承包費20000元。計算公司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80000×35%-6750=21250(元)
3.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對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收入額扣除必要的費用,不足4000元時的扣除費用為800元,4000元以上的扣除費用為每次收入額的20%。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例6-4】東方房地產公司2010年8月支付甲某(非本單位職工)設計費30000元,計算公司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30000×(1-20%)=24000(元)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24000×30%-2000=5200(元)
如果房地產企業為納稅人代付稅款的,應當將企業支付給納稅人的不含稅支付額(或稱納稅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額)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按規定計算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為:
(1)不含稅收入不超過3360元。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不含稅收入超過3360元。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1-20%)]或[(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當級換算係數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例6-5】東方房地產公司2010年9月支付甲某(非本單位職工)演出費30000元,與其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付。計算公司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30000-2000)×(1-20%)÷76%=29473.68(元)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29473.68×30%-2000=6842.1(元)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例6-6】東方房地產公司進行有獎銷售活動,甲某在活動中獲得現金30000元,並通過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3000元,計算公司應代付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30000-3000=27000(元)
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27000×20%=5400(元)
5.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應納稅額的計算。
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
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後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並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並與次月7日繳入國庫。
6.實行內部退養人員取得的收入應納稅額的計算。
個人在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並後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餘額為基數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企業給與內部退休職工的一次性補償費或補助費,屬於工資性質所得,按照“一次性數月獎金”的方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7.補充養老保險和儲蓄性養老保險應納稅額的計算。
企業根據自身經濟能力為本企業職工建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保險費用從企業自有資金中的獎勵、福利基金內提齲 保險費支出並入職工個人所得征稅。
企業為職工以社會保險津貼統一認購的儲蓄性養老保險,保險費用應從企業自有資金中的獎勵、福利基金內提取,並入職工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征收辦法為:
對在職職工取得的該筆所得,應全額計入發放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收入,合並計征個人所得稅。
對離退休職工取得該筆所得,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8.企業為職工投保短期一次性返本性人身險應納稅額的計算。
企業為職工個人投保人身險,屬於職工個人的工資、薪金性質所得,按照下列原則計征個人所得稅:
投保時,職工個人取得相當於保費利息的部分按照“一次性數月獎金”計征個人所得稅,並且換算成含稅所得由投保企業負擔。
返本時,如果本金計到職工個人名下,按照“一次性數月獎金”計征個人所得稅;如返給企業抵減原支出項目則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9.企業職工取得不擁有所有權的承包承租經營收入如何征收個人所得稅?
自2000年11月18日起,在職職工承包、承租本單位的下屬部門,如果對經營成果不擁有所有權,僅按照合同或協議取得一定所得的,應按照“一次性數月獎金”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1.房地產企業在支付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時,個人免納個人所得稅,主要包括:
(1)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2)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4)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5)達到離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6)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2.房地產企業在支付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時,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3)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減稅的。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3.房地產企業作為扣繳義務人,可獲得稅務機關支付的所扣繳稅款2%的手續費。
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於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同時,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費。
4.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範圍。
下列收入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範圍,應當並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1)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2)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
(3)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於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三、個人所得稅的申報
凡支付個人應納稅所得的房地產企業,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應稅所得時,不論其是否屬於本單位人員、支付的應稅所得是否達到納稅標準,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應稅所得個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項目和數額、扣繳稅款數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支付的應稅所得的方式包括現金支付、彙撥支付、轉賬支付、有價證券支付、實物支付以及其他形式支付。
1.申報範圍。
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下列所得,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