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應馬克斯·霍克海默的邀請,弗洛姆加入了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弗洛姆主要負責精神分析和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就在這一年,他完成了精神分析訓練,並自主開業,成為了一個精神分析醫生。不久法蘭克福學派形成了,在德國初步展示了它的輝煌。該所大多數成員如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弗洛姆等等都是有著猶太人血統,因此,納粹上台後他們遭到了迫害。
從1930年開始,弗洛姆在法蘭克福《社會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係列有關心理分析和社會的文章,他希望通過對馬克思、弗洛伊德和馬克斯·韋伯的理論進行綜合,尋求一種新的研究方法。這個時期他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宗教、社會心理學、權威性格、母權製理論,以及經濟狀況對“集體心理”的影響等等。他1931年在《精神分析運動》上發表的文章《心理分析和政治學》,在心理分析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更多地顯示了他利用馬克思主義來豐富弗洛伊德的思想的願望。
◎1.資本主義精神與gang門戀
弗洛姆指出,早期基督教對一個變成上帝的受苦的人(耶穌)的信仰,體現了人們心中不太明確的願望,就是想要趕走父親——神及其在人世間的代表,讓自己做主。受苦的耶穌的形象首先產生於受苦的群眾的認同需要,是受苦的群眾的心聲,補償攻擊父親的罪惡,隻是出於次要的地位。相信這個信條的人,大都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窮人,由於其苦難的生活境遇,對統治者充滿了憤恨,同時又對幸福美滿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基督教社團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結構的變化,改變了信仰者的心理態度,教條發展了,觀念也變了,受難的耶穌的形象不合適宜了,被趕走的上帝重新被擁立、膜拜。父親不應當再被推翻了,反抗父親就是大逆不道;有罪過的不是統治者而是趕走父親的受苦群眾。弗洛姆繼續分析說,人們的不滿和憤恨不再指向統治當局了,反而指向受苦的人們本身。滿足就在於父親為他聽話的兒子提供了寬恕和愛戀,同時也在於受苦的耶穌繼續作為受苦群眾的代表的同時,所具有的莊嚴的、父親般的地位。最後,耶穌偽裝的麵紗被揭開了,原來他不是別人,正是那個不可推翻的上帝。
為了給這一時期發表的文章提供一般性的基礎,弗洛姆隨後改變了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了性格類型問題的研究。盡管在別的一些文章中,弗洛姆批評了弗洛伊德,但總體上他還沒有背離弗洛伊德,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弗洛伊德式的;在他所接受的心理分析的性格觀念中,有好多都是借鑒卡爾·亞伯拉罕和歐內斯特·瓊斯的研究成果,如裏比多衝動的升華和反作用的形成等等。
在性格類型的分類上,弗洛姆沿用了弗洛伊德以不同的xing欲形式來分析人格的方法,弗洛伊德曾提出把人的xing欲的不同形式作為人們性格和人格發展的不同階段,即口腔期、gang門期和生殖器期,他大致勾勒了口腔的、gang門的、生殖的等三種性格類型。其中他更鍾愛生殖型的性格類型,並把它與獨立、自由、友誼聯係起來,認為這才是正常的人擁有的健全的性格。
在確立了性格類型在人的xing欲衝動中有根源後,弗洛姆繼續強調家庭的社會代理人角色。人們永遠擺脫不了社會的目光,作為一個例證,他指出過分的性壓抑習俗可能影響生殖欲的發展,滋生前生殖型的性格類型。有愛潔癖傾向的人就屬於這一類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反對者,弗洛姆時刻不忘對資本主義進行一番敲打,在這篇分析性格類型的文章的結尾,弗洛姆還集中論述了“資本主義精神”與gang門戀之間的關係,他所持的觀點後來都成為了常識,但在當時卻是聞所未聞的觀點,人們備感新鮮。
弗洛姆指出,“具有gang門戀性格的人愛財如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非常吝嗇;而且還是占有狂,熱衷於對無用的物質的占有,他們具有天生的虐待傾向和破壞傾向,通過對他人的虐待來尋求快感。他們迷戀所有無生命的東西,如糞便、垃圾、金錢等,一看見金子他們就會兩眼放光,整日看守著自己的財寶,寧願把它們藏在密室裏,也不願拿去投入生產和消費之用,有時還會不停地嘮叨著抓緊,抓緊了,別讓別人偷走我的東西”。當他們數點著密室裏的金銀財寶時還會歡欣地笑著說:“這東西暖我的心窩。”
弗洛姆毫不留情地說,所謂“資本主義精神”其實就是守財奴式的gang門戀性格,資產階級的理性、所有權及清教主義與gang門欲的壓抑和守序有關。資產階級信奉物的價值高於生命的價值,他們寧肯失去生命也不願失去財產,並通過對財產的占有來建立同世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