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你將會像神一樣(3 / 3)

除了這三本傾注了弗洛姆一生心血的經典著作外,弗洛姆還寫了許多思想專論,在這些文章中,他的思想的視界變得更加清晰開闊了。1950年,弗洛姆發表了短著《精神分析與宗教》,深刻地闡述了他對人道主義宗教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跳動著精神分析和禪宗的火焰。

弗洛姆指出,人道主義宗教的實質就是,上帝是人自身的根本力量的體現,而不是統治人的力量,人自身深深體驗到並發揮出自己的愛和潛能,並與他人和世界融為一體。而在1951年出版的《被遺忘的語言》中,弗洛姆著重探討了人類繁衍生息過程中的普遍和啟示性的想像,諸如童話、神話和夢等以象征性語言表達的東西。而這些在資本主義文明的衝擊下,慢慢地被人們遺忘了,但在潛意識的領域它們還繼續發揮著作用。

1956年,弗洛姆的《愛的藝術》的出版引起了世界的轟動,當這本書發行40萬本還供不應求時,德國《明鏡》周刊發表評論說:“弗洛姆著作出版的成功,表明他的思想已經成為時代精神。”《愛的藝術》是弗洛姆的著作中最暢銷的書,被譯成28種語言,光在美國短短的15年間就發行了150萬冊,可謂數量驚人,如果再加上世界各國的發行,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在該書中,弗洛姆表明了他對自愛、愛自己的鄰居以及愛自己的夥伴的深刻理解。

盡管弗洛姆後來放棄了早期接受的宗教教育,但是宗教情結一直在他的血脈中湧動。後來他在《禪與精神分析》和《你會像神一樣》中揭示了宗教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在《你會像神一樣》一書中,弗洛姆對猶太教傳統重新進行了激進的闡釋,並對無神論思想進行了一番探究。另外,弗洛姆從曆史哲學的觀點出發,把《舊約》中關於上帝和人的論述看作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逐漸地成為了他自身,而非上帝所創造。

隨後,弗洛姆主要關注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有關曆史決定論的問題:人是否能再一次成為他的創造物的主人,或者人是否將會在高度技術化的工業世界中走向毀滅。在《希望的革命》一書中,弗洛姆指出,西方社會正處於十字路口上,傳統觀念處在前所未有的崩潰之中,種種混亂和不安定困擾著人們的思想。一個幽靈正在這個社會中間徘徊,隻有少數人清醒地意識到它的存在。它是一個全新的幽靈:一個完全機械化的社會,它服從計算機的指令,致力於最大規模的物質生產和消費;人完全被拋入一個巨大無比的漩渦中,成為這部機器的一個原子,盡管他吃得好,娛樂得好,但他卻喪失了自主性和獨立性。

弗洛姆寄希望於新的人道化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依靠個人參與的方式激活人的創造性,用人道化的管理方式取代官僚主義的管理方式,改變消費模式,更新價值觀念,來達到社會的複興,以使健全的理想的人類樂園到來。

1976年,弗洛姆後期最主要的著作《占有還是生存》出版了,在這本書中,他試圖為精神分析理論和他的人道主義倫理學和人道主義宗教的綜合來一個完滿的結合。弗洛姆區分了兩種基本的完全相反的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價值取向:重占有型和重生存型生活方式。

重占有生存方式的人試圖把世界的一切據為己有,變為他的私有財產,永遠就是一個瘋狂的守財奴;而重生存的生活方式相對於重占有而言,一個人的存在不是去攫取、掠奪和擁有一切,他的存在體現著他的獨立、自主、批判精神,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潛能,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他愛他人,愛世界,追求一種和諧美滿的生活。弗洛姆還設計了他的理想社會和理想的新人,並對這個新時代的到來抱以樂觀的精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