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典範
一位農村大媽到城裏購買家具,售貨員告訴她,商場可提供免費裝車服務。(舞若首發)
/大媽怕城裏人狡猾,裝完車又向她要錢,所以她表示自己有人裝車,不必麻煩別人。
大媽買好家具後,跟司機一起往車上搬。售貨員見她願意自己動手,也就樂得輕閑,不來管她。
商場經理來巡視時,看見顧客自己在裝車,馬上叫來當班售貨員,要他付給這位大媽裝卸費。經理的觀點是:既然顧客幫他做了事,他當然應該給付報酬。經理還當場立下一條規矩:以後凡發現顧客自己裝卸家具,每個售貨員罰款10元。
大媽回去後,逢人便講這件“怪事”。不少想買家具的人覺得這家商場可以信賴,都專程到這裏來買。
經理對顧客裝車的處理是很有道理的:顧客所付貨款中包含了裝車服務,既然她沒有享受到這項服務,當然應該把錢退還給她,否則不是占顧客便宜嗎?售貨員的薪水中包含裝車服務,既然他們沒有提供服務,當然應該將薪水退還,商場不能讓自己的員工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這家商場的營業員服務意識太淡薄,他們大概把裝車服務看成上級交待下來的一項任務,隻要任務有人完成,是否自己完成並無關係。事實上,顧客沒有享受到裝車服務,其性質就像她付了錢卻沒有得到商品一樣,經手的營業員是不應該心安理得的,否則品質就成問題了!
在這裏,有必要強調的是:顧客“口碑”的力量非常大,其傳播的範圍雖然不如廣告大,影響力卻比廣告強得多,因為顧客更相信事實。一個顧客向另一個顧客介紹某個商場、某位服務員時,更接近事實,因而更具說服力。很多公司或商店不遺餘力地打廣告,生意卻並不好,其原因就在於它們在顧客中的“口碑”欠佳。
所以,我們在服務工作中,一定不能狹隘地看待某位顧客、某項生意。損失任何一個顧客、任何一項生意都沒有什麼了不起,但這個顧客的口碑卻值得我們慎重對待。
諺語
失便宜處是便宜
一位顧客到飯館吃飯,米飯中砂子很多,他把砂子吐出來,一一放在桌子上。服務員見此情景很是不安,抱歉地說:“淨是砂子吧?其對不起”
顧客搖搖頭,微笑著說:“不,也有米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