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_第42章 盡量縮短成交時間(1 / 1)

行業典範

有一位報攤攤主,經過觀察後發現: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每個顧客都行色匆匆,不願稍作停留。如果報攤不擠,他們會停下來順手買一份報紙、雜誌,然後繼續趕路。如果報攤前圍了幾個人,其他顧客需要稍等一下才能擠進來,他們就會到別的報攤去買。

如何讓報攤顯得不擠呢?她認為隻能盡可能縮短每一次的成交時間。如果顧客短暫停留就馬上離開,報攤前麵始終都有空位。她進一步發現,成交時間主要浪費在自己找零錢上麵。每份報紙不過1元錢上下,收到10元、100元等較大的鈔票,數零錢得花不少時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首先,像銀行、超市那樣,把小額鈔票分類放好,拿起來就比較方便。其次,她根據日常銷售情況,頭天晚上就把該找的零錢數好。比如為了應付100元的鈔票,她就數好幾摞99元的錢。到時候別人買一份5角錢的報紙,她在一摞錢上加5角錢,很快就找好了。對50元、20元、10元的找零,她也這樣事先數好。收到10元的可能性大一些,她就多準備幾摞。

自從采用這種方法後,她幾秒鍾就能成交一筆交易。她的報攤前即使在高峰期也顯得不那麼擁擠,成交的生意卻比附近所有的報攤都多。

本例中,報攤雖然是一種比較小的生意,它的主人卻掌握了做生意的真正秘訣:通過觀察得到最真實的顧客資料,然後根據顧客實際情況設計服務方式。

如何縮短成交時間,對我們服務人員來說,是一個重要問題,它既關係到顧客的滿意度,也直接關係到我們的業績。尤其生意繁忙的時候,我們可能因為速度不夠快跑掉不少生意。為了縮短成交時間,不少商家絞盡腦汁,甚至不惜舍棄一些應得利益。比如著名的“阿爾迪”連鎖商店,采用“四舍五不入”的收款方式,結賬時隻按整數收款,舍去零數,比如1.54馬克的商品,隻收1.50馬克,1.59馬克的商品,隻收1.55馬克,這樣找零錢時就快多了,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多做幾筆生意。

以下方法可以縮短成交時間:

提高包裝和計量商品的熟練程度,做到又快又好。

提高顧客引導技巧,把話說到點子上,盡快促成交易,以免在一個顧客身上花太多時間。

實行明碼標價,這樣無須花很多時間討價還價。

商品陳列整齊而且有規律,熟記每件商品的存放位置,這樣給顧客拿商品時,無須花很多時間尋找。

對日常容易遇到的、耗時比較多的疑難問題,要想出幾套簡明的解決辦法,這樣事到臨頭心不慌,可以迅速解決。

特別提示:

買賣趕時間,時間即金錢。

諺語

多做買賣少占本,一年多打幾個滾

有位旅客向旅店老板指出,從車站步行到旅店得花一小時。他忿忿不平地說:“你們的廣告明明寫著從車站到旅店隻需要十分鍾。”

旅店老板說:“啊,不錯。不過,這廣告是專為開車的人而寫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