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_第86章 盡量把顧客往好處想(1 / 1)

行業典範

一對夫婦隨旅遊團住進泰國曼穀一家旅遊酒店。【首發】導遊告訴他們,房間裏有兩瓶礦泉水是酒店贈送的。但導遊沒有說清楚:房間裏有兩種礦泉水,透明塑料瓶裝的是贈送品,藍色塑料瓶裝的要付費。

離開旅館時,這對夫婦順手帶走了要付費的那兩瓶礦泉水。在總台辦理退房手續時,總台服務員詢問他們是否拿了房間的礦泉水。夫婦倆說是,並從包中取出礦泉水給她看,心裏卻想:不是免費的嗎,有什麼好問的?

總台服務員馬上說:“拿了就算了。”並辦理了退房手續。

夫婦倆不明白怎麼回事,經導遊解釋,才知道拿錯了飲料。心裏不禁感到慶幸:要是在某些服務欠佳的旅館,也許要被看成貪小便宜甚至手腳不幹淨的人,那就太難堪了!

顧客拿了不該拿的東西,從好處想是失誤,從壞處想是貪小便宜,或者小偷小摸,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在服務工作中,顧客拿錯東西大概隻是特例,能引起歧義的行為遠遠不止於此。比如顧客愛挑剔、少禮貌,這些行為都可以既從好處想又從壞處想。顧客愛挑剔可以理解為很想跟我們達成交易;顧客少禮貌可以理解為把我們當成自己人,不用客氣。事實也許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麼好,但我們最好把顧客往好處想,從正麵來理解顧客的失誤或不恰當言行。否則天天像看壞人一樣看待顧客,想著他們隨時可能侵害我們的利益、冒犯我們的尊嚴或者給我們製造麻煩,首先心態就不正了;心態不正,神態就不友善;神態不友善,形象就不佳;形象不佳,哪能讓顧客產生好感呢?顧客對我們缺乏好感,我們的業績就成問題了。

所以,盡量把顧客往好處想,並非一種道德要求,而是直接關乎我們的切身利益。

諺語

客粗我細,客細我耐

一位職員帶太太上一家豪華的餐館吃了一頓。算賬時,他問:“一杯酒就這麼多錢?”

“是啊,本店一杯酒是按一瓶計價的。其他項目也是這樣。”

職員太太一聽,臉色頓時變得慘白,對丈夫說:“天啊!剛才我吃了一塊鯨魚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