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為戒
在一家星級賓館,客房服務員整理房間時,發現地毯上有一個煙頭。【首發】煙頭雖已熄滅,地毯卻被燙了一個黑洞!於是,她對那位在寫字台上工作的房客說:“先生,您的煙頭把地毯燒了一個洞,按規定您必須賠償。”
房客忙說“對不起”。他看看那個黑洞,用腳蹭了蹭,黑洞不見了,隻留下一小塊並不明顯的疤痕。於是他說:“我剛才把煙頭夾在煙灰缸上,可能沒夾牢才掉下去的。幸虧煙頭很快滅了,看不出燒焦的樣子,您看是不是?”
服務員為難地說:“但是按規定,您還是得賠償。不然領班發現了,我要被扣工資的。”
“要賠多少錢呢?”
“100元!”
“100元的話,好像太多了一點吧?我回去不好報銷的!”顧客皺著眉頭說,“這樣吧,你把領班叫來,我向她說清楚,就不關你的事了。”
“我們遇到問題要現場處理,不能推給領班的,不然的話我還是要被罰款。”
“賠100元,你有什麼依據呢?如果把地毯燒了一個洞,又該賠多少呢?”
“也是100元。規定不是我訂的,我也沒辦法啊!”
顧客不願再爭執,就交了100元罰款。但他對這家賓館的印象很差,當天就退了房,搬到附近一家賓館。後來這家賓館的總經理聽說此事,對損失一個常住顧客感到甚為可惜。他設法找到這位顧客,一再賠禮道歉,並表示給予最優惠待遇,這位顧客才重新搬回來。
如果一個服務員沒有酌情處理問題的權力,這家賓館的製度肯定存在問題,至少比較落伍。但是,服務員在處理問題時,一味強調製度,未免太機械了!雖然她受到製度的種種限製,但她完全可以處理得漂亮一點:
首先,在發現問題時,她隻考慮到自己可能被罰款,卻不考慮顧客的心情,這是服務意識不強的表現;
其次,她在表達時完全可顯得人情味濃一點。剛發現煙頭燒壞地毯時,不必急於搬出製度,她可以這樣說:“先生,您的煙頭燒壞了地毯,這是我的工作失職,該怎麼辦呢?”這樣聽起來就順耳多了。
再次,假如製度規定地毯燒壞一個洞要賠償100元,現在燒壞的程度輕得多,從情理上來說應該少賠一點。如果服務員沒有酌情處理的權力,當然應該向領班報告;領班沒有權力,還應該向更高級主管報告。服務員機械地理解製度,實際上是違反製度,處理自己沒有權力處理的問題。好比法官判“殺人償命”,那是他的權力;把人殺成重傷也判償命,那怎麼可以呢?
特別提示:
以理服人不如以情感人。
諺語
若要發,眼活手快笑哈哈
一位先生到一家商店買東西,快結賬時忽然有電話找他有急事要去另一地點,可東西正是家裏急用的。店老板見他是熟客,就客氣地說會為他送到家裏,顧客高興地離開了。
老板吩咐店受:“約翰,把東西送到那位先生家裏去。”
“可是老板,我們並不知道他家住哪兒。”
“沒有他的電話嗎?”
店員搖頭。
“那總該知道他的名字吧?”
“我們都叫他大鼻子先生,老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