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_第95章 商品知識欠缺會影響顧客購買信心(1 / 1)

引以為戒

在一家電腦專賣店,售貨小姐拿出各種資料請一位顧客過目,同時熱情介紹這款電腦的優點。【首發】顧客產生了購買念頭,要求她演示一下。

售貨小姐已看出來,成交機會就在眼前,她麵帶微笑,欣然啟動電腦。但是,慢慢地,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因為屏幕上始終是一個畫麵。關掉機器,重新啟動,情況依舊。隻會簡單操作的她,不知原因何在,慌了神,這裏動動,那裏敲敲,但並沒有妙手回春。她一再辯解這款電腦質量優秀、性能穩定,聽起來卻顯得蒼白無力。顧客失去購買信心,告辭走了。

售貨小姐請來一個懂行的小夥子,檢查這台電腦到底出了什麼毛病。小夥子隻用半分鍾就讓電腦恢複正常。原來它什麼毛病也沒有,隻是出了一個簡單的軟件故障。售貨小姐不甘心,出去找那位顧客回來重談,卻看見他手上已抱著一台其他品牌的電腦,正準備離開售貨大廳。售貨小姐心裏懊惱不已。

售貨小姐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丟掉一筆大有希望成交的生意,確實可惜。但她不能責怪商品質量不佳,更不能責怪顧客太挑剔,完全是自己學藝不精所致。

在服務工作中,因基本素質有欠缺而丟掉生意的情況不在少數。一般來說,服務人員應該熟悉自己經手的商品或工具,了解它們的性能及使用方法,這樣我們在顧客麵前才有說服力。絕大多數顧客的購買信心是很脆弱的,因為他們既不是產品專家,也不是審美專家或其他任何專家,他們對自己花出去的錢值不值非常缺乏判斷力,所以,他們需要我們給他們提供相關資訊及必要的指導性意見。如果我們對自己經手的一切跟顧客一樣陌生,那麼,他們對我們所說的話既不會相信也不感興趣,我們就很難做成生意。

所以,我們想取信於顧客,還需要從提高自身素質著手。

諺語

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一位太太到食品商場買肉雞,售貨員拎起一隻雞,稱了稱說:“1美元60美分。”

“太小了,能不能替我挑選一隻大一點的?”太太說。

“當然可以!”售貨員回答。可是這是最後一隻雞了,於是售貨員拿著這隻雞,走進後麵庫房裏,又捶又打,把雞的身子壓大一點,把雞的脖子往長拉了拉,然後又走出來,很快地過了次秤。“嗯,這隻雞2美元15美分。”

“好極了,”買雞的太太說,“兩隻雞我全要了,請包一下。”

售貨員頓時傻了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