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為戒
一位顧客走進商場的襯衫專櫃,售貨員迎上來,熱情地問:“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顧客說想看看襯衫,他還說,他的同事有一件襯衫,感覺很棒,他也想買同樣的一件。(舞若首發)
/然後,他告訴她那件襯衫的牌子,還詳細描述了式樣及顏色。
售貨員說:“很抱歉,先生!今年這種樣式的襯衫已經過時了,人們都不愛穿這種襯衫了,所以我們沒有把它展示出來。”
顧客窘得臉上泛紅,售貨員的話,使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土包子,居然專程來買一件別人都不愛穿的早已過時的襯衫。為了挽回麵子,他固執地說:“這種襯衫對我有紀念意義,我就是想買一件這樣的襯衫。”
售貨員並未意識到剛才說了蠢話,他取出另一種款式的襯衫,開玩笑說:“我給您看看這種襯衫,也許更有紀念意義呢!”
男士堅決說:“不!我不喜歡這種襯衫,如果你這裏沒有我說的那種襯衫,那就算了吧!”說完,他轉身走了。
“這種商品已經過時了。”當商店裏沒有顧客想要的那種商品時,有些售貨員喜歡用“過時”這個詞來勸說顧客選擇另一種商品。有時候,他們說的是實話,這種商品確已過時;有時候,隻不過是他們的一種托詞而已。但不管實話還是托詞,這樣說都是不聰明的。當顧客指定要買某種商品時,他一定認為自己作了一個聰明的決定,“過時”兩個字對他的判斷力是一種否定,他一定會感到難堪甚至氣惱。除非他是一個脾氣很溫和的人,否則他一定不會接受“過時”的評價,明知錯了也要堅持自己的決定。
更何況,“過時”不等於沒有價值,顧客喜歡就是好東西。古董都已經過時了,不是很多人想收藏嗎?旗袍60年前就過時了,現在還有人愛穿。
當商店沒有顧客想要的商品時,簡單告訴他缺貨就行了,比如:“對不起,這種襯衫已經賣完了。”這樣說,似乎這種襯衫還比較暢銷,等於承認顧客的選擇是對的。然後問:“您想看看另一種襯衫嗎?這種襯衫剛剛流行,也很棒的。”
如果顧客想去別的商店找他原先想要的那種襯衫,這時不妨委婉地告訴他實情:“您說的這種襯衫去年比較流行,現在還有存貨的商店可能不多了。如果您想找的話,建議您先打電話谘詢一下,免得多跑路。我這裏知道一些商店的電話號碼,幫您打電話問一問,好嗎?”顧客知道了實情,肯定認為沒有必要花很多時間去買一件已不流行的襯衫,出於對你熱心幫忙的感激,他就有可能改變購買決定:這樣太麻煩你了,我還是看看別的襯衫吧!
特別提示:
首先承以顧客的選擇有道理。
諺語
莫嫌利少,但求客多
一個顧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後,轉身問酒店老板:“你們這兒一星期能賣掉多少桶啤酒?”
“35捅。”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說。
“那麼,”顧客說,“我倒想出了一個能使你每星期賣掉70桶啤酒的辦法。”
老板很驚訝,急忙問道:“什麼辦法?”
“這很簡單,你隻要將每個杯子裏的啤酒裝滿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