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_第106章 對顧客多講感情少講道理(1 / 1)

引以為戒

一位女士在商店裏左挑右選,花了一個多小時還沒有選中自己要買的東西。(舞若首發)

/後來她好不容易選好幾件商品,結賬時,一個勁地催促營業員:“快點快點,太晚了,我還要回家做飯呢!”

營業員不樂意了,說:“你現在這麼著急,剛才為什麼不急呢?”

女士不高興地說:“買東西總要選一選嘛!難道我把那些不要的東西都抱回去?”

“也不用選得這麼認真吧,差點把我們這裏翻了個底朝天。”

女士正要反駁,售貨員製止她說:“得了吧!我不想跟你吵架。你不是急著回家做飯嗎?快交了錢回家做飯去吧!”

女士氣得麵紅耳赤,她將東西往櫃上一放,轉身就走,不買了。

處理顧客關係,就像處理夫妻關係一樣:感情重於道理。在夫妻之間,不是非得論個是非曲直不可,隻要講感情,一切都有道理。跟顧客打交道也是這樣,遷就和忍讓經常是必要的,隻要對成交生意有利,用不著把道理分得那麼清。

上例中,營業員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現在這麼急,剛才為什麼不急呢?”本來嘛,隻要顧客剛才動作快一點,她就不用在乎付款的這點時間。但是,這種說法雖有道理卻不講感情:顧客為了挑選到自己心愛的商品,不惜耽誤做飯時間,可見她確有購買誠意。這樣的顧客,難道不比那些呆不了三分鍾就走、什麼也不想買的顧客更值得我們歡迎嗎?她在這裏專心致誌地選購商品,並沒有影響到任何人,對別的顧客還有廣告作用,有什麼關係呢?她催促營業員快一點,是心急的表現,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何必反應過敏呢?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服務工作中,有的顧客很豪爽,有的顧客很挑剔,有的顧客很慷慨,有的顧客很小氣,這是必然的。我們當然不能希望顧客都按我們欣賞的方式做生意。我們隻能適應顧客的個性,按他們喜歡的方式做生意,這樣才能維係顧客感情,贏得成交機會。

諺語

若要生意精,察顏觀色會變通

一個人在繁華的牛津大街上被公共汽車撞倒了,馬上就有一群人圍觀。

那個傷員神情恍惚地坐起來說:“我這是在哪裏呀?”

“先生,這是你正需要的東西。”一個街頭書攤攤販說,“倫敦地圖一張才35個便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