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天才(未來社會需要的精英)
對天才的理解與其說是天生的秉賦,不如說是社會的需要,現實的需要,在人類發展史上,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獨特的天才。在古代斯巴達的戰爭社會,人們唯一的理想就是在最廣泛地程度上,獲得戰爭的勝利。因此,那些體魄威武,在格鬥或戰爭領導方麵表現出非凡的力量和才能的人就被稱頌為天才,並以此受到尊重和擁戴。實際上,他們是斯巴達克斯型的英雄人物,而古希臘時候,人們崇尚寫作、曆史、數學、文化藝術。尤其是才華橫溢、語言優美、能說會道的人,被賦予了特殊的榮譽,因此,那些能言善辯的雄辯家,就是名符其實的天才,當時的柏拉圖對鑒別天才兒童傾注了滿腔的熱情。
隨著曆史的演變,法學家、建築工程師、作家、畫家、雕刻家一一登上了天才的舞台。17世紀以後的音樂家、藝術家,自然科學家、思想家迎來了自己的繁榮時期,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天才時代。然而21世紀的天才將是另一番景象,他們既不是拿破侖,也不是丘吉爾、羅斯福, 更不是愛因斯坦、默爾海本,他們更象長特、布麼、格林斯潘、卓別林、索羅斯。而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不再是過去的那種人類社會中具有改變社會麵貌、拯救國家以及民族命運的傑出人物。他們將是同樣擁有非凡的創造才能,成為某一個行業寶貴的資源和社會精英。正是因為如此,傳統的天才兒童的思想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對財商型孩子的培養,應繼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思想來確定基本智商,才能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展,使每一個兒童獲得各自的發展機遇,保證更多的少年兒童得以成才,把每一個兒童都當作“尖子”學生看待,培養天才的奇跡似乎總是為那些最富有父愛母愛的父母們所創造,而不是那些指望兩年一次在世界天才兒童大會上念論文的專家教授,迄今為止,所有的對兒童智力的測試遺傳的研究,天才發現、發展的報告追蹤都不足以說明天才成長的規律。培養天才的實踐並沒有結束,隻不過是剛剛開始。除了對天才的理解支持和基本的理論指導以外,可以說任何天才兒童的思想,對具體的兒童成長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對兒童特殊才能的培養,特別的學校特別的設施,一直都在迅猛的發展之中,天才的理解和意義最終不會是天才的理論,而是如何普及到更多的人。因此,我們提倡,一切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孩子開始,開始一個全新的發現天才兒童之旅。就像李政道博士所說的那樣“理科”人才,可以象文藝、體育那樣從小培養,普及傳統的特殊教育,因為,未來社會需要更多的精英,我們不僅需要智力超常的兒童,更需要才藝超常、綜合能力超常的兒童。
二、你的孩子的特質(天才孩子的特質特征)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砂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每一個孩子的培養都必須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質就是天才的顯現,如何理解孩子的特質是關鍵。能否發現孩子的特質是我們的眼光,怎樣去發現孩子的特質是我們的能力。以今天的觀點來看,才能可分為三種形態:一是智商、二是情商、三是財商,這三種形態好象是完全概括了人的各種才能,我們可以說這是絕對正確的認識,因為就今天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和社會實踐來看,確實是人的三種基本才能表現的結果。但是我們並不能保證五十年以後或者說是一百年以後這種認識或者說是這種簡單的對人的才能的劃分法是正確的。因為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社會的發展以現實為基礎,並形成新的現實,在那個新現實中,需要怎樣的才能,或者說是怎樣的才能充分發展“超前發展”的結果。我們不便斷言,但可以肯定絕對不是三種才能均衡發展的結果,我們之所以最先認識到人的體力,之後認識到人的智力、智商、再到情商財商,就是在人類社會不同的階段人的各種能力在不同的時期充分表現的原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