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才的認知,一直在接近我們的現實,在馬蘭之後的倫朱利給天才下的三維模型定義,加上了下列三種因素相互作用,高度發展了新概念。即①中等以上的智力(包括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②非凡的注意力(包括強烈的動機,責任心等);③傑出的創造力。他認為,這三個因素的結合就可以導致成人的成就,而且應該是我們研究天才兒童的重點。天才兒童是具有三種特征,或有能力表現三種特征,以及能將其應用於任何的社會領域的人。他意識到,高智力或學業能力本身不直接導致而後的成就,他的定義有兩個進步,第一、它集中在有助於鑒別最有可能發揮創造性的,富有成果的兒童特征的組合;第二 、排除了鑒別天才類別的需要,同時把天才潛能的應用範圍擴大到被社會所認可的任何領域,而今天我們對“三類天才”的劃分可以說是特殊天才的“普及版”。事實上,智力(中等及中等以上)、專注力(包括才世)、創造力(包括綜合才能),任何一種能力的超常發揮,都可以成就一個天才,這可以理解,我們所介紹的專業天才、藝術天才以及天才首領的三個通俗的概念,這個概念將天才的比例由馬蘭的4%提高了10%至30%,這是研究者和專家難以理解的,然而它將主導21世紀我們對兒童的培養和教育,更準確地說它是培養與訓練。如果說認識可以改變現實的話,那“三類天才”的思想,將改變對天才兒童的培養。並且把溺愛、放任、嚴格教育三種不同的相互獨立的思想引入到教育理論中來。這既繼承了智商說,遺傳--環境綜合觀,多因素理論,也是對諸觀念的發展。古代的社會經濟狀況,不能說明人的才能的發展,人的智力也不會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而社會的需求更是以我們難以想象的形勢在發展變化。“特殊”天才的培養,將向常態的天才訓練轉變。
獨立自主的財商型孩子(一分鍾責備法的施行)
財商型孩子從七八歲開始,難以管教的特性就表現出來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父母的管教也有不耐煩,或以冷言冷語相對,甚至有高聲叫嚷的時候,做父母的所要遵守的就是,完成一分鍾責備法的所有步驟,其他就不必多說了。
例如一個十六歲的孩子駕車出遊剛剛到家,比預定回家時間晚了一個半小時,她的雙親都站在家門口迎接她。她知道父母親少不了又要數落她一頓,所以她很沒禮貌地從他們身邊衝了過去,朝著走廊向她的房間門口直去。她說:“我不要聽你們長篇大論的演講和教訓,我寧願你們直接了當地說不準我出去,也不要再來這套煩死人的教訓了。”
她的父母親跟在她後麵,快步地走向走廊,父親開始責備她了。如果她以冷言冷語,無理取鬧,或頂嘴反抗等態度來打斷父親的責罵,他們就幹脆等她講完再繼續接下去罵。她父親知道不要計較去與她比賽誰的聲音大,所以她不斷地發脾氣,大聲吼叫,她爸爸隻是一次比一次地更安靜無聲。當責罵的半分鍾時間到了,父母雙親都再次地提醒她他們是多麼地愛她,然後悄悄地離開了。責罵也到此告一段落。
孩子們都毫無疑問地確定,你有足夠的氣力去對付他們,對他們關愛的程度也足夠去支持他們。這是比什麼都重要,是他們最想知道的。無論你的子女用的是什麼防衛伎倆,隻要你能確定無誤,堅決地履行與完成一分鍾責備法,你就能有效地打動他們的心。要完全遵照這裏所介紹的方式來施行這種一分鍾責備法:三十秒鍾的高情緒怒罵,一個深呼吸,然後突然地急轉直下,另外三十秒鍾同樣強烈度的溫柔和慈愛的親情流露。要有勇氣,有耐心地持之以恒,你會得到豐碩的成果的。
三、如何鑒別財商型孩子(財商型孩子的表現和特征)
財商型孩子是具有高度創造性才能的兒童,他們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能力,容易闖禍,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讓家長,學校傷透腦筋。他們不像情商型孩子那樣看起來文靜可愛,也不像智商型孩子那樣,總是讓父母老師感到稱心如意,他們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過於頑皮,仿佛是“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難以管教。然而,這正是他們稱得上是天才的表現,他們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他們的行為仿佛總是表現得很“前衛”,而實際上他們的成長總是代表著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的誕生。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悲是苦,他們都是現實生活這出劇本裏的主人翁。在生活中,他們常表現為自我欣賞,自我滿足,對社會活動、新生事物有較強的興趣,喜歡獨立地判斷思考問題,對學習思考問題比學習本身更感興趣,偏好複雜事物,這是其他類型的兒童少有的,敢抵抗團體壓力,表達相反意見,喜歡聯想幻想,以及感冒較大的風險。
他們創新以及模仿的能力都很強,他們喜歡思考也善於思考,這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也是最容易得到人們肯定的優點。他們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富於“認同感”,對自己以及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或階層十分敏感,他們最迷人之處表現在性格外傾、熱情、機敏,對難以弄懂的問題,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有時思想表現為淩亂和不實際地狂想,但不會期求通過幻想而脫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