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沒有人知道的秘密(3)(1 / 3)

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倘若隨便接受新生兒什麼都不知道的說法,不對他說話或逗著他 玩他很可能成自閉症的兒童或將延緩腦部的發育成長,阻礙其優越天分。

剛出生的嬰兒,其腦部重量隻有400克左右。功能尚未完全形成,此時嬰兒的動作大都屬於反射行為 。例如,母親把奶頭靠近嬰兒的嘴邊時,他會有吸吮的動作,即屬於一種反射。以手指頭按住嬰兒的手掌,會有緊握的動作出現,此便是著名的緊握反射。出生後六個月期間,嬰兒常會想要有動作而搖動身體,這都由延髓的機能而產生,並非來自大腦皮層的功能。

嬰兒出生後兩個月到六個月期間,腦部會加速成長。這個期間的腦部,像樹狀突伸長,膠質細胞增加,或髓鞘化趨盛等,都在腦子裏進行。剛出生時,四百克重的腦部,到第六個月時,會加重到八百公克之多。未滿1歲嬰兒所有的運動,都由腦幹(特別是其中的中腦、腦橋或延髓部分)的功能而產生。

關於髓鞘化發展的過程,3歲時為70%到80%,8歲時大約會進行到90%。如前所述,卻也有人終其一生都不會完成髓鞘化。因此,腦部的功能大約在3歲時,已經完成70%到80%,可見3歲以前的育兒方法極為重要。

成長較快的嬰兒,到六個月大時就會坐。一旦手腳及身體能夠轉動時,會更進一步加強嬰兒的好奇心。凡涉及看、聽、摸、嚐等相關的知覺作用,嬰兒都會顯出極大的興趣。

當小孩長到七個月至九個月大時,就會用手腳匍匐爬行。但在這個階段,司掌讓身體回複姿勢的中腦功能尚未完成,一旦滾動或躺下後,就不易翻起身子來。

第十個月到第十二個月,肚子不必碰觸地板,使用兩邊手腳就能匍匐前進。這時候,中腦已經具備能使傾斜的姿勢重新回複的功能。不過,大腦皮質的機能還未充分完成。

在第十二個月到第十八個月期間,會扶著東西站起來,開始會用兩隻腳走路。由於中腦已經完全發揮功能,平衡感會日漸進步。據說,能用兩隻腳走路的原因,主要是大腦皮質的機能開始發展所促成的。

如將上述腦部發達的速度,拿來與身體的成長相比,就能明了其快速的情形。因為身體的成長到6歲時才達到約40%而已,可見幼兒期腦部發達的速度實在驚人。為什麼要在較早時期依據正確的腦部知識進行育兒工作?這就是關鍵所在。

從正上方看大腦,有如兩個拳頭合在一起,分成左右兩部分:居於身體右側的是右腦,位於身體左側的為左腦,由稱為胼胝體的神經纖維束所連接。粗略觀察,左腦與右腦,無論形態或大小均無差異,但機能卻有很大差別。具有言語中樞的左腦,如對閱讀文字、數字加以理解,或依條理思考等,擅長邏輯、分析的能力;相對的,右腦在繪畫、音樂等感覺領域具有特色,如以直覺判斷事物等,擅長印象化能力。

換句話說,構思或創造都由右腦運作,再由左腦把它換成語言,以達成類似翻譯機之類功能的資訊交換,在左右腦間進行。如開刀切除任何一腦半葉的病人,更易顯現左右腦的特徵。切除右腦的病人,雖然語言能力基本上沒有改變,但表達方式和電腦類似,偏向機械性,缺少比喻、抑揚頓挫、豐富的感情,並喪失洞察力、想像力、進取精神以及個性,也就是說,隻剩左腦時,人將變成一種電腦機械人。因為左腦功能,相當於將右腦創造的意象、思考,轉換為語言等符號的工具。

現在我們需要更正過去有關幼兒頭腦的知識、觀念,提倡能急速發展腦力的刺激。

我們都知道因腦溢血等引起語言障礙,或說話清楚卻半身不遂的人;因意外或腦內出血等使腦部的半側受損,另一側會導致半身不遂,根據腦部研究,早為人知。因此若腦異常時,會像昏迷的老人般,思考力或印象等腦的功能完全衰退。可見如何掌握右腦、左腦--這把人類成長的鑰匙,是極其重要的。請看下麵的圖表。

人類的成長與左、右腦的關係

右 腦誕生

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