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語言天賦的人也擅於玩弄語言的結構,也就是玩弄語法。例如法國的小說家馬塞爾蒲魯斯特,他可以把好幾個子句串連起來--寫成像段落一般長的句子,以達到讓人眼花撩亂的效果。蒲魯斯特的老師沒有一位能及得上他,他們還常常批評這個孩子,說他寫的句子都文法不通。這樣的語言天才,或許也會成為一個語言學家--隨時留意他自己或別人偶爾在口頭講話時犯的錯,或行文時犯的錯。
語言天才也會透過他對語言含意的深刻領悟,也就是對語意的領悟,來展現他在語言方麵的天份。詩人羅威爾在哈佛大學的英詩習作課堂上,可以把上課時討論到的任何字娓娓道出該字在英國文學史曆來的篇章中,各家不同的用法。同樣地,為紐約時報撰寫每周專欄的威廉塞佛艾,他是以研究英文中的新創詞彙為業;在不斷變遷演進的英文中所出現的那些新字和差別極其細微的字義,便是他研究的對象。
不過,語言天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也許是能夠使用語言,以達到實用目的的才智。例如赫伯阿姆斯壯勸服別人信教、瓊李爾斯善於表演、艾薩克阿夕毛夫講解科學深入淺出、邱吉爾演講激勵人心,或是克列倫斯達若在法庭據理力爭、雄辯滔滔,這一類人都有實際運用語言的天份。雖然這樣的語言本身並不炫麗,也並非一流,但是其目的卻在於提升人類的生活,或最低限度地以某種具體的方式改變人生。
二、感受空間的智慧
我們的社會仍然過度倚重語文和數理方麵的智慧,但當我們邁向21世紀時,也許隻有具有想像力及感受空間智慧的人,才能前瞻開創性的未來。
美國科學家路易艾葛西斯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一天,有位新任的助理向他報到,艾葛西斯要他研究一種特殊品種的魚。交待完工作之後,艾葛西斯便步出實驗室,這位助理想,大概過幾分鍾後他就會回來。經過半小時的觀察,這個擔任研究助理的學生認為他已經把這種魚研究得差不多,該了解的都了解了,可是艾葛西斯並未回來。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未見艾葛西斯的蹤影;在這段時間,這學生對艾葛西斯這樣的棄他而去,起先覺得無聊,繼之感到很喪氣,最後轉為憤怒。為了打發時間,他就數算魚鱗和魚鰭,並且開始畫魚。這時,他發現了一些在最初觀察時忽略的東西,比如,魚並沒有眼瞼。終於,大師回來了,這位新助理總算鬆了口氣。不過,艾葛西斯對這年輕助理的觀察報告並不滿意,而讓這徒弟又看了兩天魚。許多年以後,這位助理已經在他的本行中出人頭地了--回憶道,在他所有的學習曆程中,這三天受益最多。
這樁事可顯現出一個人觀察入微的能力。不經心的人會視若無睹,但觀察力強的人卻無所不見,明察秋毫。這就是豪爾葛德納所說的“感受空間的智慧”。具有這樣的智慧,對視覺空間的感受力就很強,並且能將最初的觀察予以轉化。這就是建築師和喜馬拉雅山區向導的智慧,也是發明家、機械技師、工程師和土地丈量員這類人的智慧。
不論是對“真實”世界或是想像中的空間感受性強的人,能見到別人也許會忽略的事情。這些人不僅感受性強,而且能透過繪畫、雕刻、建築、創作等具體的作法,塑造他們所見到的事物;或是透過將主觀的事物予以抽象轉換的方式,重現這些形象。本節將介紹各種不同的空間智慧,以及探討如何幫助兒童增進在這方麵能力的方法,使他們能如艾葛西斯的學生一樣,借著耐性和持恒的練習,提升自己感受空間的智慧。
1.親眼目睹方始相信(感受空間的能力)
空間的智慧以直接的視覺感受為主。雖然失明的人也有感受空間的能力(即使是三歲的盲眼小童,也能領悟物體拋擲出去時的弧形軌道,以及理解地圖),不過,大體而言,能夠真正“目睹”外在的世界,還是感受空間的第一步,這種視覺敏銳度因人而異。通常,有些人的視力算是正常。可是,有些人視力如鷹眼般敏銳,他們能看到的距離遠超過此一光學標準。有一名德國學生,名叫維若尼卡賽德,他能看得見遠在一英裏之外的人物。此外,有一位美國太空人,當他繞地球軌道飛行時,能在一百英裏的上空辨認地麵的房舍。這些人具有科學家所謂的超級敏銳的視力。
還有些感受空間力強的人,對於近距離的物體有異常的觀察力。卡拉哈利沙漠的非洲土著人可由羚羊的足跡,看出這支動物的體格大小、性別、長相和性情。愛斯基摩獵人要仔細查看腳下冰雪的形狀,因為萬一看錯了而踏上一片浮冰,可就會受困脫不了身。
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有路標、地圖,以及其他圖文性的或數字性的資訊可以引導我們,使我們不致迷失方向。因此,感受空間的能力就比較不重要了。不過,如果我們太過於依賴語文的和數理的智慧,則仍可能錯失許多眼前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