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的目標必須是可以測量的,你因此才知道何時可達成這些目標。請用明確、具體的 語言描述出他想要做的事,以及他擬於何時完成它(不要將目標訂為:“我要賺很多錢”, 而應訂為“到1998年時,我要成為一個一年可賺二百萬元人民幣的室內設計師”)。
下麵的練習,可幫助你開始設定自己的目標,並且鍛煉自我管理的能力。
(2)善加照管他的目標
讓他在一張白紙上,列出十項他希望在生活中或工作上達到的重要目標。請盡量 寫得明確,並且確定這些目標對他十分重要,以及是他其力所能及的。然後將這些目標按照 重要次序排列;最重要的排在最上方,最不重要的放在最下方。接著,請用其中一麵紙,並 將 最重要的目標,移寫至這麵紙的上方(並在目標之後寫上他想要達成此項目標的日期)。然後 ,將他為達成此項目標必須要做的一切事項,都寫在這麵紙上(如有必要,可以和他共同研 商)。在第三麵紙上,將這些待做的事項依次列出(他首先該做哪一項,其次該做哪一項等等 )。然後從列在最上方的第一項開始著手,依序往下做,每做完一項,即將此項刪除,繼續 做下一項,直到他達到目標為止。為了激勵他自己努力不懈、達成目標,你不妨將一段歌德 的舊語抄錄在一張卡片上:“無論你會做什麼,或是你想像自己會做什麼,那麼就放手去做 !天才、能力和不可思議的奇事,全都蘊藏在勇往直前之中。趕緊動手啊!”你可將這張卡 片放在他的書桌上,或者,你也可另尋一段能激勵他的名言,幫助他達成目標。
2.如何認識他自己
有些父母對於前述的設定目標一事,也許會感到猶豫。他們不知該從何做起,因 為他們不知道孩子的人生目標究竟何在。這些人也許應該注意認識培養的另一重要內涵,認 識孩子的精神生活。豪爾葛德納視這種自覺力為構成自知之明的最重要核心。葛德納認為,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會先分辨自己各式各樣的情緒,而後一一標明,用符號表示這些情 緒 ,“並借這些情緒來了解和指引他自己的行為。”心理治療專家、睿智的長者,以及作家都 是這一類擁有自知之明的人。
法國小說家蒲魯斯特在他的成年歲月中,花去大半時間躺在床上,一點一滴地沉思緬想過往 的生活。他這樣自省的結果,是寫成了一部西方的文學名作:數冊之钜的小說《追憶似水年 華》。在這部小說開始的頭五十幾麵,是描述故事中的主角,在他小時候,每晚等著媽媽到他的房間來親吻他,送他入睡的感覺。作者以非常細膩的筆觸,描寫情感和思想的每一細微末節。
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大師弗洛伊德卻投入了另一種非常不同的自省。自39歲起,他將每個工作日的最終半小時用來做自我分析。他以自己對病人所用的同樣心理分析工具進行自我分,例如用自由聯想、夢境和(如蒲魯斯特所用的)對幼年時期的回憶等方法。弗洛伊德對自己心裏所作的探索,持續了40年--他的這一段分析過程,對於建立心理分析的 理論貢獻極大,沒有看到自我的童年,就沒有這一切。
在東南亞地區則有另一種形式的自省。在這些地區,佛教小乘宗派的和尚通常每天都要打坐 好幾小時,集中精神審度自己的心思意念。佛教發展出一套非常複雜的、探究人類心智的心 理體係;這一體係,根據那些佛教大師的心路曆程來區分人類的心理活動。他們已辨認出十 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二十種引起心理不安的因素,九個控製心理的價段,以及許多其他類 型的心理運作。
不過你的孩子雖然不是作家、心理學家或和尚,但卻同樣可以嚐試這種沉思自省的活動。你 可利用下麵介紹的幾種簡易方法,幫助他探究內心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