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相應的管教方法(3)(2 / 3)

(1)接受不良行為會先增加的現象

戈博士在協助蘇氏夫婦作一些事前準備的同時,也鄭重地向他們說明,運用此一策略最大的 特點就是,在開始的階段那些不良的行為會有突然上升的趨勢。也就是小真在蘇氏夫婦開始 實施忽視法後,會更加暴怒,也會增加亂發脾氣的次數。此乃一個過程現象,必須去接受它。

戈博士同時向蘇氏夫婦說明此中原理。在小真第一次發脾氣時,可能並不強烈,但是,如果 父母此時刻意地注意小真的行為,同時接受小真的要求,那麼小真學習到的是:下次要什麼 東西,就要用此一種方式來要最快;所以小真發脾氣的次數及強度就易愈來愈強。如果父母 親偶爾決定不接受小真的要求,小真會試著用更強烈的方式來表達她的不高興及要求,譬如 :大哭大叫,甚至亂踢,亂咬等等。如果父母親在此時又放棄了立場,順從了小真的要求, 小真在當中又學到另一種不良的態度:下次不順意,要用更強烈的行為才能達到目的。所以,現在蘇氏夫婦要開始運用忽視法,小真的行為在開始時一定會比以前更糟。

也因此,戈博士再一次向蘇氏夫婦強調在開始運用策略之前,一定要認真地測量及記錄小真 的行為,他說:“唯有好好測量及記錄小真的行為變化情形,才能提供她未來會變得符合理 想的信心!”他又補充說明:“因為,你們從小真先變壞的情形可以了解我們的預測是正確 的,隻要你們繼續堅持下去,就會如我們原先所期待的,後來會達到我們想要改變的目標。 ”

事實上,下麵的圖就是小真在她父母親開始運用忽視法後,幾天內的行為變化情形。

由圖中可看到,小真的胡鬧行為在實施階段,陡然上升了很多次,甚至她哭鬧的強度及時間也加劇。有一次,蘇先生量了一下她哭鬧的時間,幾乎達一小時又48分鍾,蘇氏夫婦那時感到那似乎是無法休止的災難。

(2)特別注意良好的行為

此外,戈博士還告訴蘇氏夫婦,除了要忽視法那些不良的暴怒行為外,也要對小真一些有禮 貌的良好行為予以特別的注意及讚賞。為什麼呢?因為運用忽視法隻能讓對方減少那些不良 的行為,卻不能讓他出現良好的行為。所以,一旦他的良好行為出現時,我們給予特別的注 意及讚許,他才會學到多去表現那些良好的行為。所以,戈博士特別提醒蘇氏夫婦,要注意,當小真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而他們拒絕了她,可是小真並未發脾氣的時候,這時一定要抓住機會予以鼓勵,並馬上告訴小真:“爸爸媽媽最喜歡你這樣子了”。

(3)忽視法的演練

為加強蘇氏夫婦的信心及熟練度,戈博士建議他們三人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練習表達忽視法的行為。

開始時,蘇太太扮演小真的角色,蘇先生扮演他自己,戈博士則是觀察記錄者。下麵就是演練的經過:

(四歲)的角色是:你的父親剛剛說完了一個故事,而你要父親陪你一起玩遊戲,但是父親想看他自己的報紙,所以並沒有答應和你一起玩,於是你開始大哭,踢他 ,尖叫,捶首頓足。

蘇先生的角色是:你已經花了30分鍾為小真講了一個故事,而你現在告訴小 真你想看報紙,明天你會再講另外一個好聽的故事給她聽,然後不管她表現得多麼狂野,你 都不理會她的任何要求。

戈博士的角色是:引導雙方進入情況,同時,教導他們應該表現的行為,最 後予以回饋。

(4)角色扮演記錄表

下麵的表格,可以檢查當他們三個人(蘇先生,蘇太太及戈博士)在扮演小真及父親的角色時 ,是否已表現出應該有的行為。

1.移開看小孩的視線2.離開小孩約三公尺遠3.泰 若自然的表情4.不理會任何請求5.如果需要,離開房間6.在五秒鍾內行動

由上麵的記錄表中可看到,戈博士觀察到蘇先生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時,很快地進入情況, 把每個應該有的行為都表達得很好,隻是他的行為通常都超過五秒鍾後才開始反應。例如:蘇先生在拒絕了小真要他陪她玩遊戲的要求後,還繼續聽小真的話,看小真。

之後,他們三人交換角色,戈博士扮演蘇先生的角色,蘇先生扮演小真的角色,蘇太太則扮 演觀察記錄者的角色。在演練的過程,戈博士無法抗拒小真對他微笑,因此他無法作到麵無 表情,泰然自若的這個行為要求。戈博士扮演小真,蘇先生則扮演觀察記錄者的角色。結果 ,蘇太太幾乎做到所有的行為要求。

(5)忽視法的運用方法。

在博士的協助下,蘇氏夫婦列下一些可以表達忽視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