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覆演練正確行為
我們已經了解積極演練的有效性有賴於充分的學習與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如果僅提供一次練 習的機會,那麼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相對也減少了,正確行為的發生率當然也減低了,所以 積極演練需要若幹的練習機會。練習的重要性可由下例中清楚說明。
例如搖頭行為
可欣是一個八歲大的自閉性女童。她既不會說話,在個別化教學的學習中 亦感困難。其中最大的障礙出於經常性的搖頭行為。老師們不知道告誡了她多少次不要再搖 頭,也嚐試過用忽視的策略,或在她不搖頭的短暫時間內稱讚她的良好行為,甚至責罵她及 禁止她,但是都沒有用,所以才決定采用積極演練技巧。
首先要避免對可欣生氣,也就是說決不可施予責罵與處分。其次,要確立正確行為。老師們 認為,要可欣的頭保持靜止狀態且能依指令轉動是他們的行為目標,所以,當可欣搖頭時, 老師坐在可欣的後麵,輕輕的扶助她的頭約十五秒左右不讓她動,然後叫可欣自己把頭仰起 保持十五秒左右不動。每次當她搖頭時就重覆這兩個步驟達五分鍾之久。在一星期內可欣搖 頭的次數比從前少了一半,顯示出積極演練的確有效,但還不能徹底糾正她的行為。
因為尚未達到預期目標,老師們決定延長練習的時間至二十分鍾為止。四天後頭擺正不動且 參與班級的教學活動了。由於她已能專注於教學,所以進步的很快,已升到較高程度的班級 中學習。
自我測驗
上例中,能使可欣的搖頭行為完全摒除的要素為何?
假如你的答案是“延長練習的時間”,那就對了!
①延長練習的時間是否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是否 。
②延長練習的時間是否需可欣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是否。
③積極演練技巧是否有效?是否
④你認為可欣是否對做積極演練有些厭煩?是否 。
⑤延長練習的時間是否有助於可欣停止搖頭的行為?是否 。
以上五題的答案都是“是”。
偶發或經常犯的錯誤
假如所犯的僅是偶發性或經微的錯誤,那麼可能僅需很短的積極演練時間就足以防止未來錯誤的發生。但是以上述可欣的例子而言,因為搖頭行為的形成已經累月而且妨礙了她的學習 ,所以需要較長的演練時間。同樣的,前述的用力關門與無法接球的例子也是如此,需要更多的演練次數與時間,俾提供充分的練習機會且付與更多的心力與時間。
反之,如果孩子的錯誤僅係偶發的,譬如偶而忘記刷牙、收拾食物殘屑等,也許一次的演練就足夠了。
作業練習
從你自己犯過的錯誤行為記憶中,列舉兩種僅需一次積極演練的行為。
例一:
例二:
請列舉二種需要多次積極演練的行為。
例一:
例二:
4.錯誤發生後應立即實施積極演練
積極演練應盡快在錯誤行為發生後施行。立即施行可以幹擾不良行為及錯誤的進行,也可防 止未來不良行為再度發生的機會。
以學生的隨便講話與離座行為減少為例子,起初,老師要學生在下課休息時才演練正確的行為,結果孩子的不良行為由每天三十次減為每天二次。然後老師改在每次不良行為發生後立 即至少實施一次演練正確行為,其餘在下課後演練,結果不良行為再減至一天隻有一次的發生。另一項立即實施積極演練的好處是使不良行為受到阻擾,防止了不良行為再度發生的機會。
自我測驗
延誤積極演練的時間會:
①使效果降低。是否。
②使錯誤有再度發生的機會。是否。
③能幫助孩子了解為何要練習正確的行為。是否 。
上述1、2題答案為“是”,第3題答案為“否”。
(1)當父母不方便立即實施積極演練時
有時,對父母及教師而言,立即實施積極演練確有極大之不便處。也許父母與教師當時有事或孩子在當時亦無法實施積極演練。
舉例說明
下列子就會造成立即實施的不利:
1.當孩子離家去趕搭校車時發生了不良行為。
2.快要下課了,老師在一個三、四十個人的班級中交代回家作業,發現有一個學生欺負另 一個個子較小的學生。
3.當啟智班的老師正帶著一群學生由一幢教室走到對麵另一幢教室時,發現一個學生正在 挖鼻孔。
如果有上述情形,最好能愈快實施積極演練愈好,就像前述老師利用下課時間來實施積極演練一般。
作業練習
在下列例子中,我們應在何時給予孩子積極演練的機會?
①當孩子離家去趕搭校車時發生了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