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尾篇:追求沉思與頓悟的快樂(2)(2 / 3)

其實我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雙軌製價格改革,也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有關價格改革的思路。過去人們認為,價格要由國家來製定,重要產品的生產及價格都要由國家來確定,這才叫社會主義。但我證明,這是不可能的。隻有通過放開價格管製,才能形成合理的價格。如果大家接受我這種觀念了,接下來具體的價格放開步驟,我覺得是技術層麵的。我考慮技術層麵問題並不特別多,我考慮更多的是思路,有關改革的觀念和方向。

希望以思想市場建立改革共識

訪談人:你曾說沒有思想市場就沒有中國的未來,什麼叫思想的市場?

張維迎:思想市場是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包括學術自由、出版自由,以及相互的競爭。如果我們有一種規定,即這種觀點能說,那種觀點不能說,那就意味著沒有思想市場。為什麼說思想市場決定中國的未來?我們人類做什麼事情,是由我們的觀念去引導的。如果我們接受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傷害,比如過去的計劃經濟。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那個時候有思想市場,大家可以自由批評,就可能不會出現後來的嚴重問題。今天也同樣,尤其是我們的宏觀經濟、政治體製、社會管理方式,都麵臨著很多變革,究竟怎麼去做?隻有通過討論。討論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普遍認為正確的東西,還可以通過交流達成某種共識。

當今社會已是多元化社會,沒有人有絕對的權力可以指揮別人,當我們注意到這一事實的時候,如果大家能形成某種共識,那事情就更可能成功。所以,思想市場也是人類社會相互交流形成默契和共識的一種方式。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識,沒有一定程度的默契,這個社會就會有很多的矛盾衝突。

利益的衝突是人類社會很重要的衝突,但並非人類社會所有的衝突,均來自於利益的衝突。有很多衝突,是觀念的、理念的衝突,解決這類衝突的辦法是什麼?就是通過思想市場不同觀點的爭鳴。如果不允許這樣的爭鳴,就會把很多矛盾放大,結果就會把很多本來是觀念的衝突,變成了利益的衝突。

比如當前的體製下,有特權階層。但這種體製對於特權階層好嗎?至少長期看並不好,有那麼多的官員出事了,就是證明。這就像對於普通人,若有所約束,他就不會去幹壞事一樣,如果沒有任何約束,人性使然,官員就可能控製不住自己,從而變得腐敗,最後就可能出問題。

我的意思是說,麵對這種狀況,大家必須達成一種共識,建立一種對大家都好的體製,而絕對不能簡單改變成隻為這些人好或那些人好的體製,因為那是革命,就像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將財富從一部分人手裏轉到另一部分人手裏,那是不對的。我們要改革,就要認識到改革至少對於絕大多數人是有好處的,但可能有的時候大家認識不到這一點。有些人認為他受到損害了,其實他並沒有真正受到損害。他之所以覺得自己受到損害,是因為他有一種錯誤的理念。這些問題,隻有經過社會不斷地深入討論,才能化解。

中國社會現在矛盾很多,大家怨氣很多,為什麼?因為,首先人有表達自由的需求,人如果沒有表達的自由,就會有怨氣。所以,從最淺層次上說,思想市場也是釋放社會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我所說的這種不滿,不光是指老百姓的不滿,也是指社會的很大一個組成部分即知識階層或精英階層的不滿,這一部分人對社會和諧與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自己的研究增進國人福祉

訪談人:有人說你對經濟學有三大貢獻:一是剛才已經提到的,你提出價格雙軌製,成為漸進式改革的先聲和基礎;二是企業理論和有關企業改革的觀點,都對國有企業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三是近10年來你幾乎是原教旨主義的市場學派堅持者。你怎麼看?

張維迎:有些是曆史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總結自己。我隻是覺得,正如我一開始就對你說的,我隻說我認為正確的東西,我去宣傳它,比如出版書,發表演講。中國經濟麵臨的問題這麼多,總需要有人去思考,我也很高興自己有一些觀點能夠被大家接受。但我更看重整個社會理念的變革,而不隻是少數領導人的理念的變革。我對於市場,可以說是堅定地捍衛,但我不同意所謂“原教旨主義”的說法,因為原教旨主義這個詞本身是反市場主義者對主張市場化的稱呼。其實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市場,市場的很多好處我們沒有看到。許多人把我們社會中很多不好的東西當作是市場帶來的,這完全是錯誤的。作為學者,我們當然要對這些問題從理論上加以研究和思考,正本清源。就像我剛才提到的當今社會的道德墮落問題、腐敗問題等,有人歸結為是市場造成的,恰恰這種認識是絕對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