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每當人們從丘泉鎮走過,遠遠就能聞到一股酒的味道,並且不時能見到有拖拉機拉著糧食向酒廠開去。一時間,酒廠所在的丘泉鎮顯得熱鬧非凡,人氣明顯旺於本縣的其他鄉鎮,大有和縣城平分秋色的勢頭。
之所以這麼說,這是因為酒廠帶動了好些產業。丘泉鎮街道上,飯館明顯地多了。吃飯的人五花八門,有來采購白酒的外地客商,有交售糧食的糧販子,也有來購買酒糟的農民,還有玻璃廠推銷酒瓶的外地人,更有印製酒盒的外地企業的業務員。這一切,都帶動了丘泉鎮的經濟發展。
鎮上還有一大批本地人,他們在農閑的時候,提一個塑料壺,到街上的商店裏來打散酒。因為和酒廠同在一個鎮上,許多商店都經銷酒廠的散裝酒。散酒裝在巨大的陶瓷壇子裏,上麵有塞子塞著,旁邊放著帶把的容器,有一斤的,半斤的,一兩的之類,並有漏鬥。售貨員根據客人需要,打好酒,有人當時對著壺口就喝一氣子,好愜意的。也有人打一兩或二兩,售貨員給倒在玻璃杯裏,客人或坐在店裏的長凳上,或在門口,和別人一邊諞些閑話,一邊幹抿,二兩酒很快就見底了。也有一些人家,家裏有好酒之人,或來了親戚朋友,不但用丘泉酒招待,喝得醉醺醺的,活躍了氣氛,增進了友誼。客人走時,去街上打了散酒,硬塞到客人手裏,豪爽地說,是咱這酒廠生產的,純糧釀造,喝著放心。這一切,都使丘泉白酒在當地的消費者中間影響力越來越大
和許多用產地命名的白酒企業一樣,丘泉酒廠建廠之初,也以鎮名為酒廠的名字。剛建廠那幾年,產品的名字也叫得樸實,按生產的工藝流程,裝入酒海之後,以大曲、二曲之類的標注區別。在酒瓶的標簽上,也印著丘泉大曲、丘泉二曲之類。
許宏濤進廠的時候,丘泉酒的種類已經多了起來,除大曲二曲之外,還增加了丘泉糧液,丘泉春,丘泉醇之類的新產品。產品也已經銷售到鄰近的幾個縣,市場反應還不錯,勢頭也算得上蒸蒸日上,前景看起來一片光明。
許宏濤進廠之初,被分配到銷售科的辦公室裏,每天按時上班,簡單地打掃一下衛生,之後給自己燒水泡茶。辦公室裏總共兩個人,除他之外,另一個是女的,四十多歲了,姓郭,原來在縣商業局,辦廠之初就調過來了,是銷售科的老員工。以前的報表是她搞的,自從許宏濤到來之後,造表的任務一下子全攬了過來,那個女的也不知在幹啥,一會兒翻翻這個,一會兒翻翻那個,也沒有人過問,就這樣混著。旁邊是銷售科科長柳中強的辦公室,他四十多歲了,人也較為精幹,平時以喝茶看報紙為主,有時候也會過這邊來聊聊,會盯著銷售報表出神。
在大多數時候,許宏濤的工作量並不大,畢竟這是一個小酒廠,銷售量有限。所以,工作上的那點事,很快就完成了。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多,有一天,許宏濤突然感到,他應該做點什麼了,不應該這樣在辦公室裏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是許宏濤偶爾看到一篇文章,裏麵有這樣一段話:你在該幹什麼的時候就要幹什麼,如果錯過時機,你一輩子就會跟不上趟。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這天,許宏濤進了科長的辦公室,對柳中強說:“柳科長,我想去跑市場,我不想在辦公室幹了。”正喝著茶水的柳中強一驚,差點把喝進嘴裏的水吐出來,抬頭滿臉驚愕地向著許宏濤說:“你不在辦公室幹了?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