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說:“不用了,丘泉酒我沒有賣過,但我知道。咱們雖然不在一個縣,但離得並不遠,我知道這個酒是純糧釀造,喝著肯定沒有問題。我打開之後,你也就不好帶了。這樣吧,如果你們到這邊送貨,給我各樣帶上十件,丘泉糧液、丘泉春都是六瓶裝的嗎?把那個光瓶的丘泉二曲酒也帶十件,雖然它是十二瓶裝,但是它便宜,普通老百姓容易接受。”
聽到張叔這樣的話,許宏濤非常感激,他原想著到一個全新的市場去開拓,困難一定會非常大。這個縣城他以前也沒有來過,非常陌生,但沒有想到這樣順利,這讓他信心百倍。
許宏濤說:“行,我等會就給廠裏打電話,讓這兩天送貨時趕緊送過來。至於價格,我剛才給你看了價格單,這個是廠裏訂的,是固定的,我也變不了,但我回廠裏之後,會向上級領導建議,對銷售得好的客戶,每半年或到年底做些獎勵活動,或返些現金,或搭贈些酒,或買些禮品,反正得有所表示。如裏廠裏不搞,我會拿出工資搞的。”許宏濤非常誠懇地對老張說。
其實,在那一刻,他確實想到了該有些獎勵機製,而不應該誰願賣就賣,不願賣就拉倒,大家都過混日子的生活。他覺得,如果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權力,就會製定各種措施和規章製度,尤其是獎勵機製,一定得有,這才是搞活企業的動力。丘泉酒廠的產品雖說銷量不錯,但總體來說也盈利不大,每年除員工工資、上繳稅金之後,贏利並不多。
和老張說好之後,許宏濤在筆記本上記下了老張的店名:如意商店,以及地址、所要品種及數量等,他又開始提著自己的樣品,去下一家商店拜訪客戶。
這個叫作左安的縣城並不是很大,縣城的布局也是簡單的,基本呈一縱兩橫擺布,街道不是特別繁華,縣城裏的常住人口也就一萬多人,多是些機關幹部和家屬,再就是些城外附近的農民。這裏城區的農民並沒有搞什麼經濟作物,也沒有人家種菜,務作果樹,而是依然種植傳統的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因而經濟上不是特別富裕,消費能力也不是特別強。
許宏濤開始到另一個商店裏去,拜訪新的客戶。
這個商店和老張的商店並不遠,也就是一百多米的樣子,在一個小區的門口。說是門口也不是特別準確,小區在巷子裏麵,從窄窄的巷子出來,右手便是這個小商。商店並不是很大,許宏濤目測了一下,也許隻有二十多個平方米,但是貨物特別雜亂,在小小的貨架上擠得滿滿當當。煙酒副食、小五金、線手套之類居家能用的東西,在這裏基本上都能找得到。因為貨物特別密集,給人的直觀感覺是這裏雜亂無章。這會兒,一個老太婆來買鹽,小夥子從櫃台下麵的角落裏拽出一個編織袋子,從裏麵掏出幾袋鹽,放在櫃台上。老太婆又要了幾樣東西,小夥也從角落裏找了出來。這些東西,許宏濤在貨架上也沒有看到,全部來自各處角角落落。這一切,完全印證了許宏濤的想法,店小貨雜。
老太婆走後,許宏濤便不失時機地上前一步,給店主遞上煙,開始自我介紹,從來自丘泉酒廠說起,說到最後,從包裏掏出樣品酒來,給那小夥看。
小夥子很熱情,接過許宏濤遞過來的幾種丘泉酒,每個都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說:“這酒包裝不錯,也不知道喝著怎麼樣。”
許宏濤趕緊說:“咱這小酒廠,全部是純糧釀造,使用的是傳統工藝,酒質是非常好的,這點你放心,不會有任何問題。企業正在發展階段,最看重的是產品的質量,一點都不敢馬虎。”
小夥聽許宏濤講完,也沒有再說什麼,隻是說:“貨你現在帶來了沒有?如果有,給我一樣放一兩件,我試著賣一下,如果能賣出去,以後我多卸貨,如果賣不動,以後我也就不卸貨了。”
許宏濤連忙說:“你說得對,我完全理解,也明白你的意思。我們丘泉酒在我們縣賣得特別好,在附近幾個縣也賣得特別好,但在咱們這個縣卻是陌生品牌,知道的人不多。從不知道到知道,再到對這個產品有認識,再到接受,有個過程。我知道有些人對新生事物容易接受,譬如商店裏來了新品牌,而自己剛要用這類東西,便想著買個新的試一下,也許會很好。但是有些人就不是這樣,他們有固有的消費習慣,會覺得以前用著的東西很好,不輕易改變。當然,如果別人,尤其是熟人、親戚、朋友都在用這個產品,並且都說這個商品不錯,比原來的要好,慢慢地,這些人也會用起新的產品。”
小夥子對許宏濤的話很認同,並沒有持反對意見,隻是說:“其實,作為來買東西的消費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顧客,買什麼牌子的,有些人有主意,有些人沒有主意。而且這些沒有主意的人,如果店主去推薦,大多數人會接受。隻有少數人會根據自己對商品的判斷去選擇,還有極少數人對店主的極力推銷會反感,會有抗拒心理。因而,作為我們這類開店的,對商品的銷量大小,有時候會起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