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華中大區經理(3 / 3)

王經理一席話說得滔滔不絕,抑揚頓挫,非常有節湊感。說完之後,似乎鬆了一口氣,看了看許宏濤的反應,沒有再說什麼,望著許宏濤,好像在等他的認同或表態。

許宏濤在心裏還是認同王經理分析的那些,也大致認可他對各個價位產品數量的規劃的。在王經理分析的時候,他雖沒有強烈地表示讚同,但在王經理用目光征求他的意見時,他或是點點頭,或用“嗯”“對”表示認同。這會兒,王經理等他說兩句,他突然覺得,該說話的時候必須得說,不說的話,會讓人輕看你。於是,許宏濤挺直了身子,向著王經理說:“你分析的這些,以及對每一款產品的數量的計劃、價格的指導,我基本是認同的,如果讓我作個計劃書,我做的和你提出的那些數字也不會相差太大。你對市場的分析,以及對銷售的指導性意見,聽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依我們那裏的整體消費水平,這些酒的價位還是高於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但是,如果去迎合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就得壓低零售價。壓低零售價之後,利潤降低了,如果在市場上不能大範圍流行,銷量搞不上去,就沒有利潤可言。銷量的大小和銷售成本有關係,但不是很大。要做好市場,就得定期去市場看看,銷量大了,費用也會產生,銷量小了,也得去維持和零售店的關係,費用還得產生,所以,費用基本是固定的。”

說完這些話之後,許宏濤停頓了一下,之後接著說:“以目前的零售價位,在我們那裏的市場上,銷量不會太大,也不會太火。畢竟人們的收入有限,收入跟不上這麼高的消費檔次。”

王經理看許宏濤停了下來,便說道:“人們的消費能力在逐年上升,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要引領市場,要引領人們的消費潮流,培養他們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我們要培育市場,要對市場的前景有信心,要充滿希望的麵對未來。任何一個市場,在做起來之前,都充滿了未知和艱難,我們要迎難而上,挑戰別人,也挑戰自己。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輕而易舉搞成的,成功了的人,都有著比別人更多、更難辛的付出。為了把市場做起來,我們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潤,搞些促銷活動。隻要把市場搞起來,哪怕前一年不賺錢,第二年、第三年開始賺錢,每年賺個30萬,有三年多時間,也能賺個上百萬,那時候,什麼也就都有。”

許宏濤聽王經理說自己的觀點和辦法,他不得不承認,王經理說得有道理:這世界上,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

“還有一個辦法,如果消費者的消費層次確實跟不上,可以把銷售範圍擴大,把整個地區的市場都拿過來,但是隻在縣城和市裏銷售,等以後造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了,再去輻射重點鄉鎮和鄉鎮上的重點客戶,這叫以點帶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王經理正講時,許宏濤在心裏就樂起來,這種搞法,正是他在漠南地區的搞法,那會他真想說: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但他忍住沒有說,他知道不能說的。

王經理講完之後,對他說:“你再考慮考慮?還是就簽合同?”

許宏濤說:“我再考慮一下吧,畢竟剛來,糖酒會也才第一天,時間還早呢。”

王經理說:“也行,你再考慮一下,畢竟是件大事。有幾種資料,你拿上,回去再參考一下,也可以和家裏人商量一下,取得一致意見更好。”

王經理拿出幾樣東西,逐一讓他看。第一個是張折了幾下的彩頁,上麵有各款酒的照片,有單款的名字,也有容量和酒精度。王經理拿過一支圓珠筆,在每一款酒旁都寫了批發價。遞過來的第二張是返利表,每一款的廠價、返利的數量,全在上麵。之後,王經理在一個名片盒裏拿出一張名片,雙手遞向許宏濤,說:“這是我的聯係方式,你隨時可以聯係我。”

許宏濤伸出雙手,接過這個名片,他認真地看了十多秒,說了謝謝,之後又說:“我會聯係你的。”這才把名片裝進上衣內衫的口袋裏。他發現,名片上的名字叫王鐵,後麵的小字是“華中大區經理”,名片的色澤紙張格式和那位陳經理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