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輝見許宏濤問他,環顧一下這幾個人,小白上前給他的杯中添上水,這會兒,許宏濤拿起旁邊的軟中華,給幾個人每人一支,自己也吸上一支。小白上前給許宏濤點著,去給劉明輝點,劉明輝說:“我自己來。”說罷這話,他點著煙,吸了一口,向著許宏濤說:“怎麼說呢?說真的,這方麵我是考慮過,但也不是很成熟。這樣吧,我先把自己不成熟的意見說出來,你再考慮考慮,大家也都再想想。”
許宏濤說:“好!你先講,講出來之後,咱們再分析可行性。”
劉明輝說:“蘭州市場前些年白酒代理商特別多,這幾年逐漸少了,其中原因跟別的地方差不多,小品牌易拿下,但推銷難。大品牌拿不下,拿下了沒充足的資金、人力、人脈,也難,完不成銷售任務,會被廠裏取消代理資格,因而,也不是件容易事。從廠裏的角度看,找個實力一般的代理商比較容易,但整年銷不了多少,影響企業發展。有實力的公司,代理的全是國內一線品牌,那些品牌眾人皆知,連介紹都不用,他們根本就看不上咱這小廠。因而,找個理想的代理商,還是比較難的。”
“那該怎麼辦?”許宏濤聽完劉明輝的話,心中不免有些焦慮。
“當然,我們可以物色代理商,但情況怎樣,也就不好說了。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在這邊設立辦事處,直接麵對零售的門店,這樣的好處是利潤會好些,但比較麻煩。”
許宏濤知道,如果設立辦事處,最少得十多個人,得五六輛車,得親自去跑市場。這些人得租房子住,還得租庫房,得有人記賬,更得有人管理。讓誰來管理這一攤子呢?這真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因為張瑞的原因,在西銅市設立了辦事處,負責團購部、人力資源部、產品開發部一大攬子事,但張瑞能力很強,思維敏捷,不但是管理高手,還是營銷高手,許多人都是在她的指導下工作,因而那裏不但不會出問題,而且還運營得很好。但這裏呢?劉明輝來這裏顯然不可能,別的任何一個人來,管理得了這個團隊嗎?
正思索時,劉明輝說話了,他說:“古河州的模式大概是這樣的:先打廣告,在檔次較高的賓館的大廳擺上他們的廣告牌,換上有他們廣告的擦鞋機,在主街道樓房頂部的巨幅電子廣告牌上,不停歇地打出廣告,還利用公交車等移動平台打廣告,為有需求的便利店噴繪門頭。在這種大範圍高密度廣告轟炸下,再在各個區範圍內招商,通過這些代理商在轄區內的門店完成鋪貨,達到全麵上市的目的。”
“他們這樣做下來,營銷成本一定很高吧?”許宏濤問。
“是的,他們的營銷成本確實很高。但是有一段時間,好幾年吧,古河州的銷量特別不錯,一時風靡整個蘭州市,隻是現在沒那麼熱了。
“還有,古河州人特別大氣,或者說是大方。每年四月至五月,都會組織各地經銷商到酒廠去看牡丹、遊玩。車接車送,管吃管住,還送兩瓶好酒。每年都是上千人,這是個特別大的支出。除此之外,他們還在逢年過節給代理商送包裝高檔的禮品酒,而且送得特別大方。”
“這個我知道。古河州的老板肯定是最大方的老板,他們善於營銷,也善打親情牌,以此拉近和經銷商的關係。我記得在哪裏看到的報道,說他們在江西景德鎮有一個瓷器廠,專門製作酒瓶。”
“對,我還聽說他們在四川綿竹買下了上千畝土地,準備建廠。另外,聽說他們還在臨夏拿下大宗土地,準備開發樓盤。”劉明輝說。
“噢,真是厲害。”許宏濤說。
“古河州在蘭州有辦事處,負責蘭州市場及河東片區。還有庫房,因為經營久了,有些客戶要酒時,一個電話打過來,辦事處的人就開車出去送貨。
“別的那些省內地產酒,完全沒有這樣的熱情,也沒有太大的投入,隻是找了代理商,鋪了貨,銷售上中規中矩,貨是大多店裏有,銷得不是多好,也不是太差,半死不活的樣子。”
劉明輝介紹完,鞏新亮補充道:“我有個感覺,古河州雖然做足了功課,但功夫在表麵,走得好的多是一兩百元以下的低端貨。而隴南那兩個廠子,雖然不聲不響,但走得好的卻是檔次較高的產品,多在三百多四百元,搶的是劍南春的市場,或者說是和劍南春競爭市場。”
許宏濤噢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稍過片刻,他說:“大家都再考慮一下,該怎樣進軍蘭州市場。另外,明天了解一下,蘭州的戶外廣告費用高不高、鋪貨容易不,有什麼條件、多少價位的白酒銷得好些。把這些完全掌握之後,再決定具體的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