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競爭是永遠存在的,沒有任何一個市場隻有一個廠家的產品。許多市場上不但有本地產品,也有外地產品,而這些外地產品多是一線知名品牌,有些則跟許宏濤他們的產品一樣,正在開拓市場,因而,要想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永遠有竟爭的對手,也永遠得和別人竟爭。
好消息接踵而至,首先,劉明輝那邊的市場上,銷量逐漸看好,雖然量不是很大,但卻在逐日增加。而且銷售的多是一二百元的產品,這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這讓許宏濤欣喜。他打電話告訴劉明輝,讓他們一方麵加強自己產品的宣傳和銷售力度,另一方麵,要及時了解別的廠家的產品在市場的動向,以便做出相應的對策。劉明輝心裏也特別高興,他說:“這個你放心,我會把這些作為重點工作去做的。”
到元旦前,劉明輝因事回到廠裏,許宏濤和他見了麵,一方麵他想聽取詳盡的彙報,另一方麵,許宏濤也想聽聽他的看法和建議。
兩個人是在許宏濤的辦公室裏交談的,對於已知的情況,劉明輝沒有多談,他隻是詳細談了蘭州市場的銷銷現狀,以及自己對市場的看法。劉明輝說:“蘭州市場上的白酒絕對不比別的市場少,但總的來說,沒有特別火爆的產品,有那麼近十種產品,都賣得不錯,已經形成了各自固定的銷費群體,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因而,現階段情況下,我們要想擠垮那些成熟品牌,基本沒有可能。我們隻能穩中求進,因勢利導,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因為,那些成熟品牌的固定消費者,麵對任何一個新品牌,即使你廣告打得再凶,他們也不會馬上轉向你。”
對於劉明輝的看法,許宏濤是認同的,他說:“確是這樣,對於那麼大的市場,我們確實沒有鯨吞的能力,這些年好些大廠子,在市場大手筆投資,企圖一舉拿下,但往往效果並不理想,投進去的錢多年才能勉強收回。因而,投資得慎之又慎。咱們對於蘭州市場,確需你說的那樣,穩中求進,一步一個腳印。合理安排廣告等投資的費用,用高素質的人員,把服務做到極致。關於這些,你抽空和鞏新亮談談,把指導思想談透。”
劉明輝走後,許宏濤去廠區裏隨意走走,他想到前不久在某個報紙上看到的“穩健”二字,說的是國家對經濟的發展思路,他想,於自己的企業來說,以眼下這些市場為母體,努力運作的同時,也確實需要穩健,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和衝動投資,因為那樣一招輸了,便會滿盤皆輸。
第二年開春之後,關於上個年度的各種彙總出爐,許宏濤發現蘭州市場和河西各市都有收獲,盡管大小不一,有些縣區甚至盈利不大,但沒有虧本,這點讓他欣慰。蘭州市場雖然是第一個年度,但也有二百萬的盈利。當然,盈利能力最強的三個版塊,依然是漠南、西銅和團購部,這點也完全在許宏濤的意料之中。
廠裏照例舉行了總結表彰大會,十多位先進銷售人員分別獲得一至三萬元的現金獎勵,優秀工作者也獲得二千至五千元的不同獎勵。關於本年度的工作,許宏濤講得比較含糊,隻說各位要盡心盡力完成本職工作,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績。其實,關於企業下個年度的銷售目標,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和張瑞商量過了,隻是沒有形成具體的文件,也沒有和廠裏中高層正式談論。
關於廠裏的發展方向,許宏濤曾經一度打算經營好現有的市場,每年除養活一百多名員工外,於他和張瑞兩個股東來說,每年還有超千萬的收入,說實在的,這已經很不錯了。對於普通人來講,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許宏濤看到報表後,卻突然有了更進一步發展企業的想法。這是因為,他又一次看到舍得酒業和水井坊上市後的宣傳資料,覺得應該好好拚一把。
但這一把該怎麼拚呢?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許多天裏,他都在想,是該集資,擴大生產規模和銷售範圍,以求企業發展,還是成立一個新的公司,開發幾個中高端單品,獨立運作?但理智告訴他,應該在企業整體發展之後,再成立單獨的公司運作中高端單品,這樣才算得上穩健。但要把企業發展起來,以現在的情況,也許得五年左右時間,就這還得保證每年都有上千萬元的純盈利。做到這樣,也許很容易,也許會有些難。因為無法預測自己銷得好的市場上,會不會突然殺進強有力的品牌來。如果有人來攪局,盈利就會大打折扣。因而,於許宏濤來說,總覺得有危機感。
每當困惑的時候,他就會特別想和張瑞談談。許多時候,覺得有特別好的想法,興致勃勃地打電話給張瑞時,她會非常溫和地附和他的看法,對他的想法,也會適當的肯定,但會提些委婉的建議。許宏濤的興奮點過去了,一兩天後細細回想,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並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