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說:“劉部長說得很有道理,這的確是一項很複雜的工程,也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一項必須嚴肅對待的事。因而,做好這件事,企業就會快速發展。我覺得這件事有幾種搞法,第一種,劉部長說的這種,對企業現有資產進行評估,折算成股金,再吸納新的股金,使企業全麵發展。第二種辦法,是成立營銷公司,廠裏出原酒入股,再注入部分資金,把原酒按生產成本並參照市場價格,進行折算,賣給營銷公司,營銷公司在大量資金作為後盾的情況下大膽營銷,以達到共贏未來。按目前情況,這兩種方式也許是最好的。當然,還有一種方式,我和許總談過,就是利用入股的大量資金,開發出全新的高端品牌,讓新品牌進入高端市場。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用第三種做法的時機尚不成熟,還得等待一段時間。”
張瑞說完之後,問在坐的各位:“大家都明白了嗎?讚同哪種方案?”許多人開始低聲談討,有人聽得不是很明白。許宏濤便說:“沒有聽明白的,可以提問,這事得完全搞明白才行。”於是,便有人向張瑞提問。
許宏濤讓劉明輝負責征集討論意見,他對張瑞說:“咱們出去一下。”並喊上了楊梅。
三個人來到許宏濤的辦公室,分別坐下後,小白給各位杯中添了水。許宏濤說:“作為投資者,無論哪種方案,他們都有擔心。第一種方案,他們怕咱們對企業現有資產估價太高,他們會覺得吃虧。第二種方案,他們又怕基酒定價太高,咱們在裏麵已經賺到錢了,他們就會少賺。第三種方案,會擔心短期內市場表現不佳,沒有回報。因而,無論哪種,他們都會有顧慮的。”
“就是,你說的太對了,對於普通人來說,會考慮很多,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張瑞說。
“其實,如果要算,還要算品牌價值呢。”楊梅說道。
許宏濤對楊梅的這一說法比較反感,但他沒有表現出來,隻是輕聲說道:“也不能算得太過稱心如意,現在品牌價值並不是很大,隻要有人願意投資,也就不錯了。”
“這個要搞出方案來,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用第一方案,廠裏需要建設,就可以用這部分資金。如果用第二方案,基礎設施的建設就成了咱們的事了。”許宏濤有些擔心資金的募集不會太多,怕不能全麵發展。
“就是,這確是個問題。我估計募集資金的總量也就一兩千萬。畢竟咱們這裏經濟並不發達,人們收入也十分有限。”張瑞說。
“我也覺得是這樣,如果沒有資金實力特別強的老板注資,還是用第二種方案比較好,咱們也擠出資金注入,賺了錢再投入到基建上,把基礎設施搞好。”
跟他們預料的一樣,大多數中高層領導的意見傾向於第二種方案,於他們來說,第二種方案見效快,得到回報的機率更大些。
許宏濤原本想讓張瑞主持搞出一個招股方案,但考慮再三,覺得她的工作太忙,便讓辦公室負責去搞,搞出來之後,由她把關審定,之後許宏濤簽字實施。
他倆現在要做的事情,便是對生產和貯存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做出計算和評估,核算出各類基酒的成本,再加入利潤,並商定出價格。當然,這些東西原本可以由別人代勞,但這是酒廠的核心機密,不能讓外人知道,因而,由許宏濤提供各種數據,張瑞負責核算出成本。
當然,這僅僅是他們正常工作之外的工作,每天的基本工作,還是得正常去幹,一刻也不能鬆懈。
兩個月後,招股說明書完成了,按照計劃,每10萬元為一股,招收1000股。廠裏員工、經銷商可以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入股,也可以幫助親戚入股。每年分紅一次,到分紅時,可以自由退股。廠裏也有權利收回股份。
許宏濤曾想把現有基酒折算成現金入股,和張瑞商量,張瑞說:“基酒折成現金入股,咱就沒有了流動資金,進去的那些資金就隻能在銷售環節流轉。生產上咱們得購進原料,也得流轉。如果搞基建,也得花錢。隻是目前情況下,賬麵現金、銷售環節中的成品、庫房的成品庫存、庫房的成品、生產環節中的未用和已用原料等,這些的總值有多少。如果價值較大,用一部分入股,也能起到表率和穩定投資者心理的作用。”
“就是,我也是這樣想的,咱們投資一部分股份,會讓別人覺得放心。我想,按目前的生產能力,完全能滿足銷售。三年後如果生產能力跟不上了,那時咱們拿出在基酒上的盈利,對工廠進行擴建,也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