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齡。一般來說,血脂的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呈增高的趨勢,特別是從出生到成年,血脂的含量變化較大,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約增加3~4倍,其中在1歲以內增加最快。因此,中老年人的血脂含量較青年人為高,故高脂血症患者中,老年人較為多見。
當人們談起高脂血症時,多數人認為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事,少年兒童是不會患高脂血症的。其實不然,高脂血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少年兒童照樣會患高脂血症。但是有關兒童的正常血脂水平目前尚無定論。1970年日本各地測定兒童的血脂水平,並以此為基礎提出正常參考值。其標準是:總膽固醇(TC)≥L,甘油三酯(TG)≥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按此診斷標準,兒童中高脂血症發生率非常高。
兒童血脂代謝較正常成年人有所不同,小兒的血脂代謝紊亂有其特點。原發性小兒血脂代謝紊亂主要是由於先天性基因缺損所致。雖然部分家族性高脂血症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並不表現出來,但嚴重缺陷所引起的脂蛋白代謝紊亂常在兒童時期即被檢出。繼發性高脂血症在兒童中發生的可能性相對更大。如果兒童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L,都應注意排除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可能性。臨床上可引起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肝髒疾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肥胖症等,都可繼發高脂蛋白血症,但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肥胖和腎髒疾病。
以上情況說明,兒童高脂血症不但存在,而且相當普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中和校園裏小胖子不斷增多,兒童高脂血症更應引起家長和社會的特別關注。對這些小胖子除進行有效的飲食調整外,還應進行必要的血脂監測。
老年人易患有高脂血症,且與其他老年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關係密切。據美國的一些資料顯示,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人到老年期(>60歲)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都明顯高於中青年,而在80歲以後開始下降,90歲後才下降到中青年水平。而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A,從青年到老年僅略有增加甚至會有降低。不同血脂成分隨年齡的變化,也顯現出老年人抗動脈粥樣硬化能力明顯較青年人低。另外,血脂隨年齡的變化尚存在性別的差異,50歲以前男性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於女性,50歲以後女性常常超過男性的平均水平,這可能與女性絕經前後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
問:什麼是膽固醇?
答:膽固醇主要由肝髒合成,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物質。如果缺少膽固醇,細胞膜會變脆,變硬,易破碎。膽固醇還用於生成雌雄激素,維持人體的第二性征;產生維生素D,調節人體鈣、磷吸收和代謝。膽固醇還會幫助肝髒消化脂肪。血脂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的原因主要有:①老年人對脂質代謝能力降低。老年人對膽固醇的合成、降解和轉運能力均降低。②對糖耐量減低。隨著年齡的增長糖耐量減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病增加,體內的糖代謝紊亂可導致老年人甘油三酯及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