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性別。性別對血脂和脂蛋白含量有一定影響,婦女在50歲以前,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與同年齡的男子一樣,差別不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則顯著增高,可能與雌性激素分泌增多有關,這也是婦女在絕經期前冠心病患病率較男子少的原因。然而,在絕經期後(50歲左右),婦女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顯著超過男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則有所降低,因此,婦女在絕經期後應特別注意血脂的變化,防止血脂增高而導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職業。不同職業的人血清脂質和脂蛋白含量也各不相同。腦力勞動者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較從事體力勞動者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則低;城市居民的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又高於農民,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倒不是職業本身,而主要是由於不同職業的人體力活動的強度及飲食習慣不同。
(4)運動和體力活動。運動和體力活動對血清脂質和脂蛋白含量有積極的影響作用。運動和體力活動可使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顯著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甚至可以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恢複到正常水平。調查結果也表明,腦力勞動者的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顯著高於體力勞動者,尤其是農民。
問:什麼是甘油三酯?
答:是血脂的一種。主要由甘油與脂肪酸生成,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甘油三酯升高者容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如果是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時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意外。
(5)季節變化。國內外資料均證實,人和動物的血脂水平,在不同季節有非常顯著的差異。2003~2004年,北京阜外醫院對52名不服任何藥物的健康職工,進行每季血脂測定,結果顯示,血清膽固醇水平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夏兩季間差別非常顯著;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春秋兩季間差別非常顯著。
(6)飲酒。常飲用酒精飲料時,高密度脂蛋白明顯增多,同時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則降低。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但飲酒量增多,可增加某些癌症、肝硬化、高血壓、心肌損害及猝死的危險。
(7)吸煙。吸煙較多(每天超過20支)時血清中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則降低。
(8)精神緊張及應激。學生考試時,總膽固醇水平比考試前明顯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重大手術或創傷後4~8周內,血脂水平相當不穩定。
(9)營養因素。血中的脂質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由食物中直接吸收而來,二是體內自身的合成。然而,體內自身合成所需要的原料大部分也是來源於食物,因此,飲食和營養對脂質和脂蛋白含量的影響也特別顯著。一般來說,人在餐後幾個小時內,血清中脂質和脂蛋白的成分和含量即發生了變比,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含量增加,血中出現了乳糜微粒,其他脂質和脂蛋白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特別是進食了含膽固醇和脂肪較高的飲食後,這種變化會顯得更加明顯,直到12~14小時後,血清中的脂質和脂蛋白才會恢複到原來空腹時的水平,這也正是平時抽血化驗血脂時必須空腹12~l4小時的原因。
(10)藥物的影響。許多藥物可影響血脂的濃度。某些降血脂藥物能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β受體阻滯劑可使總膽固醇水平升高,而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噻嗪類利尿劑能使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甲狀腺素可使血清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而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上升。降糖藥一般可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
問:高脂血喜歡盯上哪些人?
答:①冠心病、動脈硬化病患者。
②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肥胖的人。
③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
④40歲以上的男性,絕經以後的婦女。
⑤長年飲酒、吸煙的人。
⑥運動少的人。
問:高脂血能不能預防?
答:能預防。